随着钩针上下飞舞,不一会儿工夫,一团团彩色的毛线就变成了精美的小动物、花朵、卡通人物等栩栩如生的造型……初次见到胡运翠时,她正在金州广场摆摊,摊位上一排排整齐的小物件,引来大、小朋友纷纷围观、选购。        胡运翠家住恒口示范区,三岁那年,一场意外让她的右手留下了残疾,也让她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长大后,她满怀希望地外出打工,却因为手部残疾屡屡碰壁。“那些异样的眼光和冰冷的拒绝,像一根根刺扎在我心里,让我一度陷入迷茫和绝望。”胡运翠回忆道。

           但生活的磨难并没有击垮这个坚强的女人。她始终相信,老天爷关上一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胡运翠从小就喜欢织毛衣,喜欢看着一根根毛线在她手中变成一件件温暖的作品。于是,她决定把这份热爱变成生活的希望。她开始自学各种编织技巧,从最简单的围巾、帽子,到复杂的玩偶、装饰画,她不断挑战自己,精益求精。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她的心血和对生活的热爱。她织出来的小动物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深受顾客喜爱。

然而,生活的重担依然压得她喘不过气来。老公常年在外务工,家里三个孩子在上学,学费和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贴补家用,胡运翠开始带着自己的手工艺品到处摆摊售卖。没有固定的店铺,她就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她从不叫苦叫累。为了吸引顾客,她还自学了各种编织技巧,不断创新,推出新品。“虽然辛苦,但看到我的孩子们认真学习,陆续考上大学,我感觉很值得。”胡运翠笑着说道。每逢母亲节、情人节、教师节等节日,胡运翠便异常忙碌。她精心制作的毛线花束不仅造型逼真,更因“永生’的特性,契合当下绿色消费理念而深受顾客喜爱。

今年春节期间,胡运翠接到了汉滨区文化馆的电话,邀请她去金州广场非遗展示区,展示她的手工编织作品,同她的作品一同列入展示的还有花馍、糖画、手工竹节人等。她精心准备了许多手工编织品,在金州广场右侧,胡运翠的摊位前围满了小朋友,他们被这些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深深吸引,纷纷拉着家长购买。胡运翠一边热情地向顾客介绍自己的作品,一边现场编织,娴熟的手法引得众人连连称赞。

“看到孩子们开心的笑容,我就觉得特别幸福。”胡运翠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手工编织的魅力,也让更多人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和希望。”现在,胡运翠的两个女儿已经就业,只有小儿子还在上大学。生活压力小了很多,她的生活因为手工编织而逐渐改善,但她依然保持着勤劳的本色。对她来说,手工编织不仅仅是为了贴补家用,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胡运翠的故事还在继续,她用坚强而乐观的态度,用一双巧手,在平凡中创造希望,用一根根毛线,编织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