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区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精神,关键在落实,成效看行动。连日来,各镇(街道)、各部门紧扣全会部署要求,立足自身职能,找准工作切入点和发力点,涌现出一批思路新、措施实、成效显的亮点工作。这些做法不仅展现了各单位狠抓落实的执行力,更彰显了敢闯敢试的创新力,在全区凝聚起上下同心、砥砺前行的强大合力。


 
   

洪山镇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硒”产业,做好“硒”文章,扎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群众增收致富。

1756858013762018705.jpg

“哥哥姐姐们早上好,嫦娥刚刚开播啊。来,看看我身边这一群可爱的‘二师兄’们,它们是汉江黑猪,这个品种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

走进洪山镇瓦仓村生态富硒黑猪养殖基地,一群黑猪在山梁上、树林间自在活动,饮水进食。安康金鹏牧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田小原准时开启网络直播,向直播间的朋友们推介汉滨的山水和富硒农产品。

近年来,洪山镇以“安康猪”国家地理标志授权为契机,以“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为核心,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年出栏富硒黑猪2000头。“推广销售上,我们现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我们在安康城区有实体门店,线上就是通过网络销售出去,卖到上海广东深圳都有。我现在抖音粉丝接近15万。猪出栏期间,每天通过我的直播能销售3至5头。”

1756858029285040451.jpg

按照“聚力打好链群建设硬仗”的要求,洪山镇加快推进全产业链建设,在繁育、养殖、加工、仓储、销售各环节持续发力,支持龙头企业、推动产业升级,带动更多周边农户参与生猪养殖与饲料种植,真正让黑猪产业成为壮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富民产业”。

   

     

     

     

     

     

     

     

     

     

     

     

区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提出,要推动重点产业链群聚集壮大。富硒食品要坚持“富硒+有机+融合”路径,推进茶叶提等、生猪提标、蔬菜提质、开发富硒泡菜产能1万吨以上。在洪山镇石狮村,玻璃温室里,1800个巨大的泡菜坛被整齐排列埋在地下。当地依托天瑞塬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富硒蔬菜(酱泡菜)加工项目,计划建设3000平方米厂房、19条自动化生产线及配套冷库和检验室。

     

洪山镇石狮村党支部书记冯吉刚介绍:“一个缸有1.7米高,可装酱菜1吨。9月中旬可安装调试完毕,10月初可投产运行,年产能5400吨。腌制、加工、包装、销售一条龙进行,可带动100多人就业增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洪山镇作为陕南最大的油茶基地,种植面积达12000余亩,年产富硒茶油30余吨,产值超600万元在巩固现有乾隆、长安两个村加工生产线的基础上,洪山镇将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和品牌建设,深度开发油茶系列产品,让“绿色油田”释放更大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

1756858112607090124.jpg

洪山镇党委书记吴芳表示,区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为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洪山镇将按照全会部署要求,全力防风险、守底线、保民生、促发展,为汉滨高质量发展贡献洪山力量。在富硒产业提质上求突破,围绕“硒+”产业融合发展思路,持续深耕特色、强化融合、优化服务,聚力打造陕西富硒酱泡菜第一镇。


     

     


号角已经吹响,奋进正当其时。洪山镇以区委全会精神为指引,抓项目、建园区、强基地、带农户,着力发展壮大富硒产业,在提质、延链、融合、创牌上持续用力,努力将富硒产业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支撑和人民幸福的动力源泉,为谱写汉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