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我家也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冬日早晨,汉滨区关庙镇包湾村村民包成云打开自家水龙头准备做饭,看着清澈、水量充足的水哗哗流出,愉悦之情溢于言表。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包湾村地处汉江以西,虽然汉江就在脚下,但山大沟深、住户分散,村里常年缺水,一到天干季节,日常用水更是成了问题。

2018年12月,总投资386万元的关庙镇联村供水工程顺利竣工,供水范围涉及包湾、大垭、汪垭3个连片贫困村,让3265人用上了安全的自来水,也结束了包湾村多年缺水的历史。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一滴水,映照了汉滨几十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汉滨区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加强农村安全饮水保障。五年来,汉滨区自来水入户率从“十二五”末的68%提高到100%,饮水安全达标率从“十二五”末的75%提高到100%。

两个100%,解决了农村居民用水难问题,不但让他们“有水喝”,更喝上了高质量的“好”水,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饮水工程建设让“龙头”有活水

谈起几年前家中用水经历,家住五里镇张营村4组的刘燕仍对那段艰难岁月记忆犹新。

“从前家里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靠打井维持日常用水。每天早上提着水桶去打水,然后囤在自家大水缸里,吃用都得省着来。”刘燕说,水井离家有100多米距离,每次提水对自己来说都是一项体力活,且水质和水量都没有保障,一到下雨天就成了“浑汤汤”。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2011年年底,五里水厂竣工,并于2012年5月移交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总站五里分站管理,主要解决五里镇余河洞村、金鸡山村、五里工业园区等10个村1.4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刘燕家中的吃水难问题,自此有了解决办法。

“自从家里吃上五里水厂提供的自来水以后,水质和水量都有保障,水压更是能到5楼。”刘燕说,接上自来水以后,她再也不用担心缺水问题,陪伴家人十几年的储水缸也逐渐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五里水厂的建成投用,仅仅是近年来汉滨区大力推进饮水工程建设的缩影。据了解,自2016年起,区委、区政府通过统筹区级涉农资金整合和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五年间累计投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资金6.12亿元,新建饮水工程530处,解决饮水困难人口29.99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1.6393万人。目前,全区共有农村饮水工程5503处,供水人口78.85万人,全区常住农户饮水安全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我们一方面推进饮水工程建设,另一方面持续做好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汉滨区水利局副局长余西来介绍,区政府按照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先后印发《关于全面落实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三个责任” 切实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供水管网入户确保农村供水工程投资成效和脱贫退出质量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通知》《汉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考核办法》《关于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动态监测预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实施意见》等规范性文件,明确镇村两级管护主体责任,夯实安全饮水“三个责任”。

同时,通过对农村供水工程办理“两证一书”明确责任,设立“一会一岗”加强管护,实行“一户一表”解决病根,实行“三线运行”齐抓共管,切实解决了农村供水“最后一米”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农村集中供水率、自来水普及率。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我们还向集镇或联村供水工程用水户发放便民服务卡8万份、向单村(组)供水工程用水户印发水管水表防冻知识宣传明白卡及服务监督指南15万份,通过广泛普及用水小常识、管护小妙招,公布抢修电话、监督电话,保障群众日常用水。”余西来说,一系列保障措施,让村民们家中水龙头始终都有“活水”流出,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需要。?

“三个一”使供水工程“管得住”

这几年,丁义良有了一个新身份??汉滨区水利局五里区域供水分站站长,主要负责五里片区水厂的日常管理、运行和维护,保障居民日常用水。

这正是汉滨区水利局在安全供水“汉滨模式”的基础上,创新实践的“一支管理队伍、一套管理制度、一笔维修基金”“三个一”管理体制。

“2012年,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安全供水工程管理总站,设安全供水站(水质监测股)1个、区域安全供水分站7个,分别承担各区域镇办及其村级供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直接管理水厂39处。”丁义良介绍,去年10月起,区人社局还提供了847名农村供水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从总站到分站,再到公益性水管员,为汉滨农村供水工程管理提供了一支强大的管理队伍。

“我们还通过建立‘一套管理制度’,解决了农村供水工程‘没法管’的问题。”汉滨区水利局安全供水站站长杨秀军补充道,区政府在落实“三个责任”的基础上,先后出台并逐步修订了《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办法》《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筹集管理实施细则》《汉滨区农村供水应急预案》等文件,对工程管理制度、组织模式、运行维护、水源保护、水质管理、水费计收等各个管理环节做出规定。

同时,在贫困村探索实施“供水协会+计量收费+管护补贴+贫困户”的饮水安全工程管护模式,实行有偿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和计量收费等制度,引导群众参与管理,实现“以水养水”目标。?

有了管理机制和管理队伍,缺少管理维修资金怎么办?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一方面通过政府扶持,一方面通过抽取部分水厂水费支持。”杨秀军介绍,该区根据《汉滨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基金筹集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分年度争取中省市各类维修专项资金;区级财政按照农村人口每人每年配套1元的标准,全区每年可筹集维修基金80万元;通过综合考虑水厂和用户承受能力,再从水厂水费中按10%比例提取维修基金。

“这些维修资金专门用于农村供水工程管道毁损维修和管网拓展延伸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建立帮扶措施,即大水厂帮扶小水厂,小水厂帮扶单村组,让每个水厂日常运行得以保障。”杨秀军说,仅2020年,区财政解决农村饮水工程维修养护资金500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各水厂稳定运行和村组小型供水工程的维修养护。“三个一”管理机制,解决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没人管、没法管、没钱管”的问题。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五里水厂移交五里供水分站之前,由于缺乏管理,导致供水不正常,每年最多能有七八千块的水费收入。移交之后,我们便开始实施‘三个一’管理机制,由两位专管员24小时轮班管理,以此保障日常供水正常。”丁义良说,如今,五里水厂每年能确保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为维持自身正常运转、保障村民正常用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从“源头”到“龙头”保障供水安全

走进五里镇建设水库地表水水源地,水面干净清澈,水库四周设有蓝色防护网。据了解,该水库属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蓝色防护网主要为防止饮用水水源地污染,保障水源水质。

“我们一共对4处千吨万人以上供水工程和25个镇级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区范围进行了划定,实施工程性防护和封闭式管理。”杨秀军介绍,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常态化开展农村饮水问题排查整改,指导镇村、区域供水分站深入排查、扎实整改。推进河湖长制,加大河道巡查监管,规范河道管理秩序。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为保障农村饮水工程“源头”安全,该局投资130余万元建立了规范的实验室、检测室,加强农村饮水工程水源水、出厂水和末梢水的水质检测和监测。近年来,通过与区卫健局、区疾控中心紧密协作,信息互联共享,共对全区492个村(涉农社区)2267份末梢水样进行了检测,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安全饮水指标全部达标。

该局还为全区15个联村水厂配备了自检设备,定期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进行抽检、巡检。

在汉滨区建民水厂,记者见到了这个名为“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自检设备。该设备主要对水的浊度、余氯、pH值等进行24小时全自动化监测,保障水质安全。除此之外,各水厂还分别设立中控室,通过电子设备对消毒加药、沉淀、过滤等供水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保障水厂正常运行。

汉滨:引来清流乐农家

为提升供水服务质量,该局对全区安全供水管理干部、水管员业务技能、工作要点、注意事项进行系统培训,重点培训消毒器的日常运行维护、分散式供水或未配备消毒设备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受益农户的消毒药剂投加使用。

“我们印制了管护日志1500本发放给公益性水管员,要求每周对水源、清水池、抽水设备、消毒设备巡查1次,认真做好消毒器的药剂添加和日常管护、运行记录。”杨秀军说,区水利局党委还通过组建7个联镇包抓业务督导组,落实饮水安全长效机制,加强工程运行管护,从“源头”到“龙头”保障安全供水,助推全区供水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以供水工程管理和服务质量提升为中心,加强村组小型供水工程运行管护,对老旧供水工程进行改造提升,持续改善水质,努力实现农村饮水工程‘建得好、管得好、长受益’工作目标。”汉滨区水利局总工程师冯春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