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历程

?红色火种?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汉滨融媒”陆续推出《汉滨红色革命回忆录》,带您重温汉滨红色革命光辉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付家河治理

付家河是汉滨区境内洪水泛滥较为严重的河流,它的上游是八一水库,下游的万亩水田常常受到洪水的肆虐,弯曲的河道让数千亩土地置荒。

1975年春,五里区调用河西、建民、花园等乡的农民3000余人在二里开山挖石并就地取材开工建设付家河河堤。河堤按1:3的坡比,堤的根基深度2米,根基混凝土浆砌片石。堤高6米,堤面5米,改通过二?、中心村的八一水库路下段为河堤。1976年竣工,两岸修堤10.2公里;河堤修完后,两岸人民全民动员担土造田,

学校开展勤工俭学也划分责任区。两岸新增水田11000余亩。

访谈记录

时间:2019年10月22日

地点:安康中学初中部

访问人:罗先余 王琦(记录)

被访问人:罗先贵,男,现系安康中学初中部美术教师。

问:我们今天找你是想了解一下当年付家河治理的有关情况,请将你当时的所见所闻谈一下。

答:好的。我当年参与了付家河治理工程的建设,算是亲历者。我记得是我中学毕业的第二年,也就是1975年秋天开始的。上面一声令下,咱们老百姓满怀激情地投入到付家河治理的建设中。

问:当时上的有多少人?

答:付家河沿岸每个生产队都承担一个堤段,生产队的劳力都上了。当时工地上到处打的都是标语:“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入社会主义水利建设”,搞得热火朝天。

问:你当时在哪个工地?

答:最初各个生产队都在四级坝开石头,我也在那里。四级坝就在小坝上面的斜对面,小坝也就是现在河西徐家沟一出口那个地方。我一开始是在那里给人家掌钢钎,后来又学会了抡钢钎,什么爆锤、花锤,都是那时候学会的。我们在那里一连搞了两、三个月。对我们来说这也是新鲜事物,当时高中一毕业,第一次参与这样的水利建设,虽然有点危险,但心情也很激动,算是学会了一门技能。

问:开完石头之后呢,请接着谈。

答:开完石头后,就开始拉石头。当时每个生产队都有几个架子车,那时天气已经冷起来了,我们都穿着单衣服,拉着车子跑,你追我赶热火朝天,那时候也年轻,既不知道累,也不觉得冷。

问:这个工程一共搞了多长时间?

答:从1975年秋天开始,一共搞了几个月,到第二年春节前就搞完了。之所以能搞这么快,是因为那时候一河两岸同时搞,场面大得很,给沿岸的每个生产队都划有堤段。同时也有分工,懂技术的拉线、砌坎子,不懂技术的拉石头。

问:付家河治理工程起止范围是从哪里到哪里?

答:一河两岸,河东从建民的王营开始,河西从汪台开始,一直修到付家河河口。

问:付家河经过这次治理后,效果咋样?

答:我们小时候,放牛就在付家河边,那时候没有河堤,只有几个摆。其中汪台下面有个摆,王营有个摆,二?村有个摆,汪槽又是个摆,这个付家河弯过去弯过来,涨大水以后水漫过来又漫过去。为啥要修这个摆,涨水以后就把洪水治到对门去了。当时河水没有啥挡的,就靠这个摆把水冲到对面去。那时候一场大水,河两边的水田经常被淹,淤满了泥沙,然后生产队去掏,把那些泥沙又担出去。所以河堤修好以后,这些问题就解决了。那时候农业社比较忙,也不像现在机械化程度高,都是肩挑手拿,非常辛苦,但是老百姓都有一腔热情,为了建设国家,不管多重多累都无怨无悔。

1975年治理的付家河

治理的西河堤现状

付家河上游的东河堤

正在治理的付家河西堤

新一轮治理工作开始。新一轮治理预计投资1.3亿元,修五级滚水坝,两岸建公园和景观,成为高新区的核心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