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汉滨融媒”陆续推出《汉滨红色革命回忆录》,带您重温汉滨红色革命光辉历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汇聚磅礴力量。 八里大炼钢铁遗存 随着农业战线的“大跃进”步步深入,发展工业成了当时的呼声。从1958年起全国普遍掀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大办工业”的热潮,重工业在这场热潮中成为首选。1958年初,安康县委确定当年工业发展计划为181项。3月24日,出台《安康县五年地方工业发展规划(1958?1962)》,要求五年内工业总产值达到1.8亿元,建成两大基地,即金属基地(铜140吨、铁9000吨)和非金属基地(石棉180吨、硫磺300吨等)。为了落实这一规划,5月30日县上下发《1958年地方工业建设计划修正草案的通知》,将当年发展工业项目181项调为179项。8月5日,县上召开大会讨论通过《关于大力发展工业的十条决定》,要求各级领导必须亲自挂帅,亲临阵地指挥,贯彻全党办工业、全民办工业的方针,1958年要实现地方工业“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新建工矿6000个以上;坚决贯彻全民办地质的方针,力争当年生产工业用煤2000吨,生铁2000吨,粗钢100吨...... 为了贯彻8月17日至30日中央北戴河会议精神,响应《号召全党全民为生产1070万吨钢铁而奋斗》的会议公报,一场大炼钢铁的运动在全国上下普遍开展。为了掀起全县的大炼钢铁运动,9月3日,安康县召开全县办矿动员会,并确定出“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小型为主,土法上马,在搞好小、土、群的基础上土洋并举”的方法。4日开始,全县开展了一个群众找矿、报矿运动。经过5天的全民突击,上山找矿人数达到30万人次,经鉴定发现矿点110余处,其中八里、慢坡、铁炉坝等处铁矿丰富。19日,县上召开电话会议,以前全县已建的5个土炉群出铁45吨。紧接着成立“安康县钢铁军部”,县长任军长,副书记、副县长任副军长,区委书记、区长分任师、团长,组织一万人的“现役军”,两万人的“预备军”,共3万人的钢铁大军大搞钢铁运动,并要求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亲自上炉指挥,不流铁水不下山,不完成任务不收兵。确定八里、慢坡岭、龙王山3个大铁炉群。在此情况下,八里铁炉群上马。 八里铁炉群上马后是全县的重点,为了让重点出成果,根据11月8日全县扩大会议“再动员20万劳动大军投入大炼钢铁”的会议精神,县上和张滩区派员增援八里,开展了激烈的采矿、运矿、冶炼工作。为了解决燃料,发动数百人上山采伐木材燃制薪碳。男女老少在集体食堂用餐。八里土炉群的炉点12个,而炼出的钢铁基本没有符合标准的。 同年12月5日,县钢铁指挥部宣布,全县完成炼钢铁任务。不久,土炉群停用。 汉滨区石梯镇八里地貌 石梯镇刘家坝 1958年大炼钢铁的土炉 炼出的废铁(俗称“铁屎”) 农民用废铁(屎)垒起的石坎1 农民用废铁(屎)垒起的石坎2 1958年大炼钢铁吃大锅饭的刘家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