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汉滨区共选派驻村干部3000余人,结对帮扶干部6000余人,共有20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在2021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区)如期摘帽的目标。在扶贫路上,我们的党员干部?力同心、攻坚克难,有的父母病重无法尽孝,有的妻子怀孕无法照料,有的子女出生无法陪伴,有的牺牲在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同时出现了“夫妻档”、“父子档”、“全家档”,一系列扶贫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为记录广大一线扶贫干部的奋斗历程、定格脱贫攻坚的暖心瞬间,汉滨融媒陆续推出《我的扶贫故事》,带您重温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献礼建党100周年。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是《帮大兴 兴产业》。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每一个艰难险阻面前,总有一些人铭记初心,担负使命,逆流而上。2018年4月,组织派我前往大河镇大兴社区开展驻村扶贫工作,并于2019年4月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至今。驻村帮扶的三年里,我始终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担当落在脚下,以产业促增收,以产业促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支撑脱贫攻坚效应。

大兴社区位于大河镇东部,东靠汉滨区潭坝镇、西连关坝村,南接汉滨区潭坝镇,北与关坪、松林村接壤,村中心点距大河集镇14公里,海拔在450-1100米之间,社区安置易地扶贫搬迁对象116户353人。

“刘书记,大兴社区安置点建成了,贫困户已经搬迁入住了,下一步如何谋划产业引领群众发家致富,这是个关键问题啊!”镇上主要领导语重心长地对我叮嘱。

是呀!易地搬迁帮助贫困户挪了穷窝,大家离开原居住地,怎么才能稳得住?只有发展产业增加收入,才能稳得住搬迁群众。我明白这个道理,但到底怎样发展产业?发展什么产业呢?

带着思考,我开始走访入户,因为我明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掌握第一手资料,方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才能带领好大家发展产业。

李本银是社区十一组搬迁户,全家4口人。两个孩子在大河中学上初中,家里收入主要靠他和妻子两人的务工收入。我到李本银家里已是傍晚时分,他和妻子刚从镇上的工地收工回来。妻子忙着生火做饭,他一身灰尘,一身疲倦地靠在躺椅上喝茶。

妻子简单麻利地做了两菜一汤,李本银打来二两杆杆酒一口酒一口菜吃得有滋有味。几杯酒下肚,他的脸微微发红,一身的劳累和疲惫仿佛烟消云散。我们的对话也终于进入主题。对于我所关心的诸如今年务工的收入有多少?今年在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打算等等提问,他打开了话匣子。

“刘书记,说实心话,在我们这山村务工基本上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工地上的活儿是有了就干 ,没活了就玩。天气好了能连续干上几天,遇上连阴雨也就闲在家里,运气好了一月也就能干上半月二十天的。”

“像我这样没有手艺的,只能干力气活,一天也就百十块钱。除开这日常生活、人情往来、孩子上学,不怕你笑话,每月挣那几个钱基本上能持平就不错了。”李本银平淡而又无奈地说道。

《我的扶贫故事》刘祥焰:帮大兴 兴产业

“至于你说的产业发展。我也有些打算。上次你入户宣传了产业奖补政策,我看里面有扶持香菇的项目。我和媳妇也商量过,我以前也种植过香菇,技术没问题。刚好河对面有两亩空地一直荒着,如果能一边在镇上打工,再种上两亩香菇,也许比现在有些盼头。”李本银说完将目光落在我脸上,似乎对我充满希望和期待。

像李本银这样没有一技之长,家里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外出务工的在村里很普遍。仅靠打零工,基本只能养家糊口,要想发家致富,谈何容易!但,通过动员,通过周边的能人大户示范引领,他们也在慢慢解放思想,慢慢在想着如何通过发展产业增收致富,这是很大的进步。

在李本银微醉中,我和他约定:打零工、发展香菇种植的思路基本达成一致。

冯大富,家住大兴社区一组,早些年借债盖了三间两层半的楼房,近年来,也是靠着养猪养牛、卖劳力打工总算在去年还清了债务,但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巴。

我去他家的时候,他妻子从坡上放牛才回来,他在门前给鸡喂食。见我来了,他便伸出双手和我热情地打招呼。握住他那粗糙有力的双手,我能感到这个中年汉子的勤劳和朴实。

看到冯大富院边二三十只鸡,我给他分析:养牛成本高,周期长,一头牛至少得三年才能出栏。养鸡周期短,见效快。但如果规模过小,一年养上几十只的话,那基本也只是逢年过节的一道菜而已。如果把养鸡规模扩大到三五百只,起码纯收入超过万元。对于我建议他扩大养鸡规模的意见,冯大福倒也有兴趣。他表示房屋周边有很多荒坝,具备养鸡的条件。但前期底垫资金困难,希望村上或者帮扶部门能出台优惠政策给予帮助和支持。

通过走访,离土地较近的贫困户都可以“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发展产业,那离土地较远的贫困户怎么办?而且这都是短线产业,大兴社区有市级核桃园区这个长远的产业支撑,但显得比较单薄,增收方面都显得不牢固。思来想去,我把思路调整到引进致富人才发展上面来了。

47岁的王化兵,一个从本村走出去的能人大户。从事蔬菜批发二十余年,在西安有多处蔬菜经销点。一次偶然与村支书聊天中得知这个消息,我顿时眼前一亮,心想,如果能把他邀请回来发展,既能促进村里产业发展又能引领带动群众致富,岂不是两全其美吗?我迫不及待地要到王化兵的联系电话。

和王化兵的第一次电话联系算是无果而终,当我在电话里表明,作为第一书记想代表群众邀请他回家乡创业的意思后,他几乎要理不理,一句“哦,我知道了,回头给你答复。”的套话就把我打发了。

过了两个星期,我接连几天多次给其电话,电话一直无人接听。我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是不是人家根本就没把这事当回事儿?心里也一度想要不就算了吧。“难道就这样放弃了?”转念一想,也许人家有事忙着呢?我一遍遍安慰着自己,也一遍遍给自己打气:慢慢来,千万不能就这样轻易放弃了。

过了几天,我又鼓起勇气,终于拨通了王总的电话,但对方只说了一句“我在开车,不方便接电话,你晚点再打给我。”就挂了电话。听到他这句话,我知道,还有机会。

当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再次拨通了他的电话。这次我不再强调请他们回家乡投资的事情,而是从村委会和群众代表的角度,诚心邀请他们作为村里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回家乡座谈叙旧,看看家乡这几年的发展变化。“刘书记,感谢你的诚心,但回村里投资的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也不是一两句可以解释清楚的。”听他说完这话,我顿时眼前一亮,感觉有戏,于是我就趁热打铁:“王总,要不这样,这几天你如果有空,我想和村支书过西安来一趟,当面和你谈谈?”“你就不用跑了,我回头先和老婆商量后给你回话!”

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说好的“给我回话”又是漫长的等待。我感觉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要不我从他爱人这方面再做做工作,说不定事情有转机呢!

于是,我又拨通他妻子的电话。在电话里,我介绍了这几年通过扶贫攻坚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发生的变化,实心实意邀请他们回家乡转一转,看一看。也许是被我的诚意打动了,这位聪慧爽快的大姐当即表示“可以先回来看看再说”。

2019年4月的一天,王化兵夫妻如约从西安回到了大兴社区。

在王总夫妻回大兴期间,我和村支书亲自陪他们到处走到处看。当王总看到自己曾经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发生的变化,当看到还有一部分群众还处于贫困线上,他那种家乡情结被深深勾起。经过几天的走访和实地考察,他们夫妇基本确定了在村里投资发展产业的计划。

之后,我又精心筹备大兴社区产业致富带头发展座谈会。座谈会上,经过反复协商,确定了“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大兴社区支部牵头,在大兴社区十三组负责流转土地30亩,由社区支部统一与群众签订土地流转协议。王化兵注资500万元成立大兴社区常兴种植合作社,计划发展蔬菜种植30亩,新建蔬菜大棚50个,社区对新建大棚予以资金支持。

2019年5月,王化兵的大兴社区常兴种植合作社正式筹建。

针对群众的产业发展意愿,我多次组织召开大兴社区产业发展座谈会,邀请部分有威望的党员和有发展意愿的村民列席会议,最终确定了养猪、养鸡、种植香菇为主的短线产业和蔬菜种植的长线产业发展方向。同时,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产业发展扶持奖补方案。经过核算,这四项产业发展需要扶持资金在20万左右。

产业发展项目确定下来后,扶持资金从哪里来,又成为摆在了我的面前一道难题。

那段时间,为了筹集扶持资金的事情,我几乎寝食难安,夜不能寐。好不容易确定的产业规划,如果因为资金的问题搁置了,不仅打消了大家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我们驻村扶贫干部在大家心目中的威望。决不能失信于群众,再大的困难也必须克服。

带着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面临的资金难题,我第一时间回到单位请求行领导支持。行领导高度重视产业发展这项工作,但是面临如此大的资金缺口,一时也没有办法全部解决。我也知道,单位没有专门的扶贫资金,给予村上的扶持资金也都是从自身经费中节省出来的。但领导表示再难也要全力支持,当即表态先支持5万元 ,承诺后续资金缺口再想继续办法。

回到村上后,我和村两委领导继续寻求扶持资金解决路子。有人建议可以争取“5321”扶贫贷款。于是我又奔赴大河农商银行协调扶贫贷款事宜。

时间在一天一天的过去,计划好的产业项目也如火如荼的实施,贷款授信也在循序推进,单位协调资金也在稳步开展。2019年7月的一天,接到办公室任主任的电话:“祥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经过行领导多方协调,争取给你社区20万元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你一定要把这笔钱用在刀刃上,切实发挥作用,同时做好资金的监管工作。”听到这消息后,我如释重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我知道,这资金背后,是中支党委心系扶贫心系群众的结果,也是对我沉甸甸的信任。

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通过对养猪、养鸡和种植香菇的贫困户进行扶持补助,既提升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信心,也帮助他们增加了收入。

当年,大兴社区发放养猪奖补资金4.8万元,扶持85户脱贫户养猪85头,户均收入增加3000元;扶持香菇奖补资金2万元,建立香菇种植基地大棚8个,种植香菇4万棒。其中:李本银种植香菇8000棒,发放补助4000元,他通过种植香菇,当年净收入11000元;扶持26户贫困户养鸡3000只,发放养鸡补助3.4万元。其中:冯大富养鸡获得补助资金3000元,净收入12000元。

对常兴合作社50个新建蔬菜大棚,给予扶持资金7.5万元。该蔬菜大棚种植的甜玉米、香椿、水果黄瓜、“金童玉女”和龙须菜等高端时令蔬菜远销安康城区和西安,实现年营业收入40余万元。合作社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一方面,指导贫困群众种植蔬菜并负责收购,累计帮助贫困户销售农产品收入达10万余元。另一方面,合作社带动20余名贫困户在园区务工,累计发放务工工资14万元。

自对口帮扶大兴社区以来,人行安康中支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协调外部资金63万元、争取扶贫贷款150万元用于支持贫困户产业发展,有效地发挥了产业支撑作用,实现了“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的发展规划。2020年,大兴社区228户建档立卡668人全部脱贫摘帽,社区人均纯收入达到11844元。

产业兴,群众富。我相信,在党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怀下,在我们扶贫干部用心用情帮扶下,父老乡亲们一定会走向幸福的康庄大道!

(作者简介:刘祥焰,男,中共党员,中国人民银行安康市中心支行国库科副科长。2018年4月至今先后任大河镇大兴社区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