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时节,走进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新社区工厂,工人们正坐在缝纫机前娴熟地操作机器,送布走线,缝合一只只毛绒玩具。

“在这里上班,一月能挣2000元左右,最主要还是能照顾家人,比出门打工划算多了。”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搬迁户刘丛红满脸堆笑地说。

关庙镇沈家岭社区新社区工厂正在生产(央广网发 张昊 供图)

一年前,刚刚搬入社区的刘丛红,面临的还是另外一种境遇。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孩子在学校读书,丈夫一人在工地挣钱,日子过得紧紧巴巴。

“群众搬了新地方,生活就要有所改变。可搬进社区的群众远离了土地,吃颗葱都要花钱,钱从哪里来?”沈家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洪平说。

稳定就业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庙镇在社区指导成立了移民委员会,在各单元成立了楼栋长、网格长。通过挨家挨户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就业意愿,联系市区人社、农林等部门专家到社区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尽快让搬迁群众掌握一技之长,为就近就业打好基础。

为了给搬迁群众找到好出路,汉滨区摸清搬迁群众“底子”,认真分析各社区周边主导产业、集体资源、劳动力分布、就业状况、人均收入等优劣势,充分考虑搬迁户中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结合留在社区大多是妇女、中老年劳动力等特点,因地制宜,确定对全区3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标准化厂房,对100户以上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建设加工车间,形成一批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业态的新社区工厂。

“政府给我们引进了工厂,现在只要自己努力奋斗,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刘凤琴说。随着社区毛绒玩具厂的建成投产,刘凤琴和一大批社区搬迁群众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目前,汉滨区共建成新社区工厂91家,提供就业岗位1.5万个,带动就业7335人,2523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新社区工厂无疑解决了一部分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可还有一部分群众却又陷入了“窘境”。“人能搬走,土地却搬不走,我就适合在土地上干活,进新社区工厂我干不了……”大竹园镇七堰社区搬迁群众侯运琴一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想法。

汉滨区大竹园镇七堰社区(央广网发 罗俊淇 供图)

为确保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一个不漏,汉滨区在实现搬迁社区新社区工厂全覆盖的基础上,实施“党支部+产业就业”模式,发展绿色产业、循环农业,一批以茶叶、辣椒、核桃、猕猴桃等为主的农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在社区附近建设起来。

“这一片茶园就是我务工的地方,前一段时间,我就在茶园剪枝,7块钱一小时,一天基本都做10来个小时。”侯运琴说。

抓好产业就业,做实安心工程。汉滨区充分发挥搬迁社区党组织核心纽带作用,大力培育新社区工厂、农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园区、旅游景区等市场主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让搬迁群众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发展,分享产业发展红利。全区60家扶贫龙头企业、187家现代农业园区共计带动搬迁群众1.9万户实现增收。

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汉滨实现搬迁群众劳动力有序转移,职业和务工环境发生了改变,“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目标已然形成。

如今,在汉滨各大社区,搬迁群众楼上有新房,楼下有岗位,山上有园区,山下有笑语,群众脱贫增收的路越来越宽,幸福指数逐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