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持续擦亮“护河小卫士”志愿服务品牌,11月13日,区水利局携手共青团汉滨区委、区教体局,组织西关小学师生走进汉水防汛纪念馆与节水教育基地,成功举办第四期“争当护河小卫士 共护汉江碧水清”主题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是汉滨区积极探索“水利+校园”联动机制、深化幸福河湖共建工作的又一创新举措。

机制联动 共谱协同治水新篇
区水利局立足区域实际,聚焦幸福河湖建设目标,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家校互动、社会共治”的协同工作机制。本次活动联合团区委、区教体局,将水情教育、节水护河实践深度融入学校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有效打通了水资源保护与青少年成长的链接通道,为幸福河湖建设注入了鲜活的青春力量。

沉浸育人 厚植爱河护水情怀
活动在庄重的启动仪式中拉开帷幕。团区委负责同志强调了青少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号召大家将节水护河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西关小学学生代表发出的《保护母亲河,扮靓“安康湖”》倡议,铿锵有力,引发了广泛共鸣。随后的授旗仪式上,“护河小卫士”与“护河先锋”旗帜的传递,象征着护河责任与使命的代代相传。

在汉水防汛纪念馆,理论学习环节别开生面。学生化身“小小讲解员”,结合实物与史料,生动讲述防汛历史与护河知识;区水利局干部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剖析水资源现状,传授节水妙招。这种沉浸式、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极大地增强了教育效果,在同学们心中深植下爱水惜水的种子。
践行示范 彰显护河先锋担当
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一个个化身“行动派”,分组前往水西门广场及沿岸区域,手持工具认真清理垃圾杂物。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了汉江岸边最靓丽的风景线,用实际行动美化了河湖环境,也赢得了过往市民的驻足称赞,有效营造了“全民参与、共护江河”的浓厚氛围。

实践环节是检验与升华认识的关键。在“我与汉江”主题故事分享会上,同学们真情流露,分享了自己与母亲河的动人故事,从理解南水北调水源地责任,到亲身参与垃圾清理的感悟,再到成立“护河小队”带动邻里,真挚的语言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环保担当与情怀,凝聚起“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护河共识。

深耕品牌 构建长效守护机制
活动尾声,区水利局为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颁发了纪念证书,充分肯定了他们的付出与努力,学生肖博浩收到证书,欣喜地说:“能拿到这份纪念证书太有意义啦!这次活动让我真切感受到保护汉江的重要性,以后我会一直用实际行动守护母亲河,带动身边人一起为汉江的清澈出力!”同学们手持证书的笑脸,是对活动成效的最佳诠释。大家一致表示,将继续争当汉江的忠诚卫士。

此次“倡议+学习+实践”三位一体的活动模式,是深化“护河小卫士”品牌、创新“水利+校园”机制的成功实践。这不仅是一次生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更是一次有效的幸福河湖建设社会动员。区水利局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拓展水情教育覆盖面,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的护河节水志愿服务,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于守护汉江碧水清流的伟大事业中,为建设和美宜居、人水和谐的幸福汉滨贡献不竭动力。
撰稿:陈梓玉 谢英荣
编辑:赵浩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