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走进

汉滨区千万工程示范线上的建民街道

宽阔的沥青路直通农家院落

房屋错落有致

农家小院中传来欢声笑语

“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

正带来美丽蝶变

微信图片_20251115094119_233_138.jpg

示范线建设启动后,建民街道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按照“示范引领、梯次推进、聚点成线、点面结合”工作思路,围绕“扫干净、摆整齐、改旱厕、清污淤”和“拆违建、清四乱、除残垣、建家园”为重点任务,乡村“面子”焕然一新,“里子”令人惊喜。



红莲村是建民街道 “千万工程” 示范线建设的鲜活缩影。该村坚持“干部带头、群众自愿”原则,镇村干部逐户走访,耐心宣讲政策、倾听民意,以“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方式化解纠纷,推动村民主动参与整治。如今,昔日杂草肆意蔓延的村道变成七彩沥青路,闲置土地摇身变为被精心修建的小菜园,村口修建了口袋公园,村容村貌实现从“局部美”到“全域美”的飞跃。

微信图片_20251115100601_241_138.jpg

在 “千万工程” 示范线的辐射带动下,建民街道的乡村蝶变并非个例,同样的幸福图景在相邻的忠诚村生动上演,将“千万工程”示范线的轮廓勾勒得愈发温暖。下午时分,汉滨区建民街道忠诚村内,村民王开琴和几位队友正围坐在一起,认真练习村歌《忠诚印象》,准备参加汉滨区首届村歌大赛初赛。

微信图片_20251115094231_234_138.jpg

“金蟾岭下农耕忙,挑担渡河赶晨光。我村建了民生业,人勤春早圆梦想……”悠扬的歌声里满是对家乡变化的自豪,幸福的笑意洒在他们被岁月褶皱的脸庞。

微信图片_20251115094736_236_138.jpg

“我们几个都爱唱歌跳舞,现在日子越过越红火,趁着农闲多练习练习,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咱们忠诚村!”王开琴笑着介绍,他们的村歌演唱队由13人组成,年龄最小的仅8岁,最大的已年过七旬,大家参与的热情格外高涨。




不仅如此,忠诚村还坚持“塑形铸魂并重、内外兼修为美”的发展路径,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婆婆”“十星级文明户”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通过树立群众身边可学可做的榜样,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让乡风文明焕发勃勃生机。


   

   

“我们将持续深化‘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持续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民风建设,让‘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建民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王亚莉说。

微信图片_20251115094710_235_138.jpg

从“环境美”到“产业兴”,“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正转化为建民街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忠诚村依托蔬菜产业基础扎实、历史悠久的特点,在园区高速桥下进行空间改造,建成生态停车场且融入“蔬菜产业”元素在桥墩上进行彩绘创作,打造特色区域景观,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月河新村借力“设施蔬菜+人居环境”项目,不仅提升118户农房风貌,还新建50亩连栋温室,带动2000 余户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实现“环境美”与“收入增”的双赢;建民街道月河片区则围绕“节点绿化+生态交通”,以庭院经济为抓手,在“千万工程”示范线上打造15亩共335块共享小菜园,既美化了乡村环境,又为群众开辟了增收新渠道,让“方寸之地”变成“致富园”。

微信图片_20251115100542_238_138.jpg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培育振兴与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快推进示范线整体建设,实现乡村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产业发展到乡风文明的全面提升,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建民样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汉滨区建民街道党工委书记邓相军表示。


   

   

从基础设施完善到庭院美化

从文化培育到产业兴旺

建民街道正以“千万工程”为契机

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答卷

让每个村落都焕发独特魅力

一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图景

在这里徐徐铺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