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区委十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以来,汉滨区水利局紧紧围绕“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核心职能,秉持“项目为王、实干为要、作风为基”理念,将宏伟蓝图细化为 “施工图”、转化为 “实景画”,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全面展现汉滨水利速度、力度与温度。
一、项目攻坚,水利工程建设掀热潮
今年以来,全区水利系统以“开局即冲刺”的劲头,全力推动重点水利项目提速增效。移民后扶、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保生态治理、城乡供水一体化等6类项目加速推进,31个安全饮水巩固提升项目落地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热潮涌动。
月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稳步推进。工程现场机械轰鸣、干劲十足,项目工程师李工坚定地说:“汛期一过我们就增加机械、倒排工期,确保项目尽快完工,尽早实现灌溉效益。”月河灌区管理中心主任洪波表示,此项目的建成不仅能增强防洪能力、优化水资源调节,更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与此同时,其他重点任务也按节点推进:2025年计划实施的45个移民后扶项目已全面开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77.68平方公里;月河灌区维修改造干渠32公里等治理任务均按节点推进。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组建服务小组,深入对接“五上”企业开展定点帮扶——以“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为目标,聚焦企业发展转型,紧盯政策落地与要素保障,坚持“无事不扰、有需必应”,上门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切实以水利职能优势为企业注入发展动能。
一系列项目高效推进、治理成果落地,离不开基层力量的托举。背后是基层水利人扎根一线、扎实干事,局属各部门协同联动、主动作为,更联合农业、乡镇等多部门,在项目协调、质量监督、日常管护等环节同向发力,让水利项目效益真正渗透田间地头。如今,水利作为农业“命脉”、产业“引擎”,正为区域农业增产、产业升级、乡村振兴释放强劲动力。
二、守护安澜,水旱灾害防御筑屏障
面对2025年入夏以来持续发展的旱情,区水利局迅速成立抗旱专班,下沉一线精准指导,多措并举全力保供,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上门,采取延伸管网、开辟新水源、分时段供水等方式,保障了群众的饮水安全。同时,为23个乡镇(街道)调配101台水泵用于农灌,建成3处灌溉水源工程,牢牢守住抗旱保供底线。
汛期来临前,全局迅速切换工作重心,筑牢防汛防线。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提前排查39座中小型水库、13处山洪灾害隐患点,密切监测雨水情;区水利局第二督查组同步下沉瀛湖、洪山、大竹园等镇开展汛前排查与防汛防滑动态巡查,累计发现并整改隐患问题12个。强降雨期间,防汛值班室彻夜灯火通明。值班人员紧盯雨水情监测屏幕,高度警惕,发现异常立即上报。水防站站长邓良文表示:“从隐患排查到演练,每一步都是为了在灾害来临时能够快速响应,保障群众安全。”副局长冯文飞强调:“防汛值守是灾害防御的‘第一道岗’,我们必须守住群众安全线。”
三、赋能乡村。民生水利福祉再提升
区水利局从“供水保障”与“灌区改造”双向发力,持续提升民生水利获得感。农村供水工程已实现351个村全覆盖,惠及群众60余万人,安全供水站站长尹小敏介绍:“我们对全区39个水厂开展生态保护和水质检测,启动备用蓄水设施86处保障水源稳定,延伸改造老旧管网168.35公里,覆盖26个镇(街道),还组建921人管护队伍、建立长效机制,全方位保障群众喝上放心水。”
8月28日,为确保辖区师生返校期间用水正常,茨沟分站对茨沟中学储存水箱、水塔及供水管道进行排查,及时清洗蓄水设备并现场抽检水质。9月1日,瀛湖镇阳坡中学供水设施突发故障,维修人员迅速赶赴现场,2小时内便恢复供水,确保师生教学生活不受影响。“关键时候还是水利人靠谱、设施管用啊!”师生们的认可,正是水利服务前置与应急高效的生动体现。这样的民生温度,同样温暖着寻常百姓家。9月5日,江北街道刘家沟村通过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村民王大爷拧着哗哗流的水龙头笑着说:“以前做饭、洗衣得错开时间,现在随时用都顺畅,这改造简直改到了咱们心坎上!”
在农业发展层面,副局长肖梅表示,区水利局紧扣农业需求深化灌区建设成效,通过月河灌区改造恢复灌溉面积1.4万亩、改善1.65万亩,覆盖多个产业基地。水利设施不仅解决企业用水难题、带动2000余人就业,更稳住农业生产用水“基本盘”,为乡村振兴夯实水利根基。此外,汉滨区推进2025年“千万工程”示范线建设,区水利局积极响应部署,同步推进配套水利项目施工,目前各项工程有序开展,建成后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水利动能。
四、强化监管,河湖生态治理见实效
汉滨区以河湖长制提档升级为抓手,推动河湖生态治理走深走实。一方面,聚焦问题整改与执法震慑,先后开展清“四乱”专项行动6次、整改问题33个,今年通过“春雷行动”“亮剑护河行动”强化攻坚;累计开展执法检查180余次、查处涉水案件6起,其中“某企业侵占瀛湖库区堆放物料非诉执行案”获省高院环资类典型案例并全省通报,为打击河湖“四乱”提供了示范。同时,深化“河湖长+警长+网格长”联动机制,固化护河员常态巡查,联合公安、检察机关巡河,织密监管网络。
另一方面,同步推进安全防护与全民护河。区河道堤防管护站联合多部门配发救生设备291套、发放防溺水倡议书600余份;联合河湖股通过“轮班夜巡+老干部督导+志愿者清漂”模式,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河湖保护,提升市民水生态意识。河湖股股长郭峰说:“现在巡河次数多了,河面干净了,来散步的市民也多了。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加大河道保洁和宣传力度,共同守护一江清水。”据统计,安康湖漂浮物打捞期间,区水利局累计出动人员524人次、船只183艘次,垃圾转运车辆217车次、打捞漂浮物1800m³,开展护河志愿服务160余次,凝聚起“人人参与、共护河湖”的强大合力。
“河湖生态治理是系统工程,既要靠‘严执法’‘三长联动’压实责任,也要靠‘强协同’汇聚合力推进汉江综合治理。”副局长武楷钧强调,唯有执法监管与生态保护同频共振,才能持续守护辖区河湖生态底色。
五、激浊扬清,作风淬炼锻造新铁军
区水利局以党建为引领,将党建与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深度融合,持续唱响“党建引领强队伍,水润汉滨惠民生”党建品牌,局党委先后修订完善各类管理制度9项,各党支部依托“三会一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20场次,排查廉政风险点5个,谈心谈话200余人次,筑牢廉洁防线。组建“党员先锋队”下沉一线,办理取用水审批70余件,为12家企业解决“用水难”问题,开展敲门入户大排查与节水护水志愿服务。
在作风建设成效转化上,区水利局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排查问题66个、办实事149件,高效办结“12345”工单135件;召开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压实责任,确保工作在廉洁高效轨道上推进。
“现在我们主动进村入企服务,虽然辛苦,但看到老百姓的笑容,心里很有成就感。”水资源管理股股长郭军坦言,“水利大讲堂”学的技能、警示教育敲的警钟,都实实在在落在办事上,现在干工作既有劲头又有准头。”
在强化作风建设的同时,区水利局打造温馨工会之家做好人文关怀,联动群团力量参与创文志愿服务、驻村帮扶;通过常态化推进“水利大讲堂”,干部队伍的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显著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提振。
党委书记、局长马金乾表示:“区委全会精神为汉滨水利擘画蓝图!当前全局以党建铸魂强作风、实干担当聚合力,凝聚力、战斗力、执行力全面跃升,我们始终把保障群众用水、扛起民生责任刻入血脉、融入实践。下一步将以更高站位贯彻全会精神,精细编制规划、全力推进项目,同步抓实水旱灾害防御、农村供水提升、水资源管理、河湖长效治理,坚决守牢安全饮水底线,推动作风建设成效深度转化为惠民实效、发展实效,为汉滨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水动力’,彰显水利铁军担当、民生水利本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规划图”到“实景图”,区水利局以区委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交出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扎实答卷。下一步,区水利局将继续保持攻坚态势,强化作风保障,在守护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涵养水生态的新征程中彰显担当,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利新动能,描绘人水和谐、惠泽民生的壮美画卷。
撰稿:谢英荣
编辑:赵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