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农家手工豆腐是热气腾腾的年味儿,更是很多人记忆里挥不去的乡愁。在汉滨区洪山镇,有一对夫妻坚持手工做豆腐已经超过30年,今天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进入腊月,李传升和妻子曹家英要比往常忙碌许多,不等石狮村的鸡鸣叫醒天空,他们家的豆腐坊就热闹起来。浸泡了一整夜的黄豆颗颗圆润饱满,等待一场水火相济的质变。

洪山镇石狮村一组村民李传升:“从冬月过后,几乎每天要做80斤黄豆的豆腐。这一两个月也把我忙狠了,迟早都在做着。”

【特写】农家豆腐醉乡愁

由于场地、器具、人力有限,老李每一次只能加工20斤黄豆,80斤要分4次才能做完,经常是从早上6点一直忙到下午1点以后。

“你说辛苦吧,我觉得比打工要好得多,首先打工受人管,我做豆腐从6点到下午1点就结束了,后半天还能休息。家里还能养猪,小孩儿也能照看上,我自己还种的有地。” 李传升说。

豆腐的制作过程并不复杂,无外乎粉碎、煮沸、过滤、点卤、压制几个步骤,多年来一成不变。老灶台、大铁锅、白纱布,这些器具看似平平无奇,在李传升和妻子手里,它们却散发出神奇的魅力。

【特写】农家豆腐醉乡愁

“你想要好口感,一般来说,只能做到1斤黄豆做出2斤多一点儿的豆腐,再想产量高,不是渣就是水。”李传升说。

渣多了不细腻,水大了不成型。因为口感纯正,技艺纯熟,李传升家的豆腐常常供不应求,甚至不用上街叫卖,很多客户都是登门购买。

绝招,第一个是靠人细致,第二个在点浆上,第三是关键要取得人家信任。

熊熊燃烧的柴火煮沸了豆浆,也持续为这个家提供着幸福的能量。30年前,结婚生子后的李传升外出打工,妻子曹家英在家照顾小孩儿,为了贴补家用,曹家英拾起了母亲传下来的手艺??做豆腐。?

“那个时代,家里不是很富裕,一年也就做上几次豆腐,逢年过节,我妈做,我就在边上看。后来就选择这个门路,时间长了越做越熟练。”李传升妻子曹家英说。

【特写】农家豆腐醉乡愁

“最早,我妈做豆腐,都是用自行车推到街上去卖的。”李传升儿子李乐成说。

【特写】农家豆腐醉乡愁

看着销路越来越好,李传声也回到家里和妻子一起做豆腐,实在忙不过来了,儿子李乐成也会回来搭把手,这些年他们还开发出了豆腐干、豆腐乳、豆瓣酱等系列产品。

【特写】农家豆腐醉乡愁

【特写】农家豆腐醉乡愁

曹家英:“只要人勤快,就能供养家里人,就能致富,人总要讲究诚信,不能欺骗,不能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