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与使命感,是江北街道党建工作一直以来奋斗的目标。近年来,江北街道聚焦“小台账”“小阵地”“小切口”,让流动党员充分感受到了党的关心与温暖。

“小台账”发挥“大效能”,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针对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形成“支部-支委-联系人-流动党员”的管理链和一级抓一级的责任机制,建立流动党员动态管理档案台账。一本本详细的流动党员台账,记录着每位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流入流出情况以及思想动态等关键内容,小小的册子,却有着强大的效能。通过台账,做到“八个掌握”,即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掌握外出时间、掌握所从事的职业、掌握流动地址、掌握联系方法、掌握党费交纳情况、掌握思想动态、掌握学习情况。并且党组织能够精准地与流动党员取得联系,及时传达党的政策方针,了解他们的需求与困惑,确保无论流动党员身在何处,都能紧密地与党组织相连,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高度一致,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如影随形的关怀,做到“离乡不离党”。在重大节日,党支部通过打电话、发信息,送去组织的问候和关怀;每年召开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与党员交心谈心,交换思想和收获,也能保证加强与流入党员的联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身在异乡同样能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小阵地”点亮“大课堂”,让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线上+线下多元化推动那个流动党员“流而有学”。多种形式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将辖区流动党员分别纳入网上动态管理,开设网上党员之家、党员活动室、微党课等栏目,交流学习心得,开展建言献策,让流动党员能够“随时学”,即便远在千里之外也能参与其中。除此之外,不单是是建立流出党员数据库以及网上管理、学习平台,针对辖区流入党员,江北街道党建工作也通过流入地的“小阵地”为流入党员提供服务和学习支撑。党员活动室、党建角等“小阵地”,也同步成为流动党员们汲取知识、提升素养的“大课堂”,虽然规模有限,但功能齐全,在这里可以开展各类主题学习活动、举办知识讲座、组织交流研讨,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走进这些“小阵地”,参与学习,不断加深对党的理论的理解,在工作之余提升自我,实现“务工不误学”,时刻以先进的思想武装自己,践行党员职责。

“小切口”激活“大引擎”,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流动党员张某达成为上海东方希捷商务有限公司全国事业企划专员;陈某明任北京科文斯医药研发公司科员;郑某雨任北京分贝金服科技有限公司任财务助理;沈某任三星财产保险工程师;张某成为北京传新发展有限公司合伙人等。这些流动党员都能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逐步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和精英,切实体现了江北街道从解决流动党员实际困难、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等这些“小切口”入手,激活推动流动党员积极融入、发挥作用的“大引擎”。通过系列暖心举措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或是协助解决子女入学等生活难题,让他们在流入地安心扎根,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当地建设中,在流动中依然能紧密围绕在党组织周围,保持活力,真正做到“流动不流失”。

江北街道立足“小台账”“小阵地”“小切口”,充分释放它们蕴含的“大效能”“大课堂”“大引擎”作用,让流动党员在离乡流动的日子里,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