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滨区晏坝镇围绕“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思路,依托茶叶、生猪“两大主导产业”,不断深化拓展“支部+”,始终将党建引领绿色产业发展作为抓手,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将产业发展不断深化,进一步加大和延伸产业链,着力在经济实力、增长潜力、富裕程度、绿色发展、茶旅民俗五个方面快速提升,稳步实现“产业兴、生态优、乡风淳、治理好、居民富”的目标。

打好产业升级“攻坚战”,在推动茶旅融合镇建设上有突破。突出茶产业做优现代农业。晏坝享有“千亩茶园,十里飘香”之美誉。随着晏坝至瀛湖洞子沟旅游大通道的贯通,借助独特区位、悠久历史、丰富资源三大优势,坚持高起点定位,将茶叶产业打造为现代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园。

积极发展民宿、垂钓、稻鱼养殖经济,利用撂荒地治理,沿晏洞公路、晏吉河两岸,种植油菜,打造油菜花观赏长廊,带火“茶宴一条街”,发展稻鱼种养综合体,叫响“饮富硒茶、住农家屋、品稻花鱼、购农产品、游乡村景”的茶旅融合特色镇。

依托电子商务做强新兴产业。坚持把电子商务作为助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电商 +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着力解决了“小产业”对 接“大市场”、农产品变商品等问题。充分利用“认购茶园”“爱心茶园”让游客充分感受到了“线上交易、线下体验”的便捷,使绿茶、羊肚菌、香椿等农产品变成旅游商品带入大城市,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微信图片_20240312115344

打好发展规划“攻坚战”,在茶旅融合发展上要谋篇布局有突破。产业发展规划先行,围绕“茶旅融合镇”的建设目标,按照一村一品、强村大户、龙头牵引、集约经营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采取产业抓园区、园区抓业主、业主抓规模的方式方法,集力打造晏坝吉河沿线以茶为主的茶旅融合带,把茶园当做景点建设,充分发掘茶文化和三产服务配套,按照“吃有特色、住有档次、行有保障、游有路线、购有产品、娱有去处”的要求,提升和改建观光茶园6000亩,让农民因茶而富,让晏坝因茶而美,产业富民,宜居宜旅。抓住该镇茶旅融合重镇的发展期,将中心社区晏洞公路、双涧、胡家沟、田坝社区沿线打造为赏花、垂钓、吃住休闲线;将泰山庙、中坝、金龙、小沟沿线打造为茶园观赏、采摘体验线。将竹园、黄坪、雷公坡、联坪沿线打造为农耕文化、生态观光线的“三条精品线路”,推动晏坝茶旅融合新发展。

打好乡村振兴“攻坚战”,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上有新突破。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聚焦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方面振兴,因地制宜构建乡村振兴项目库,积极申请上级资金和政策支持,集中力量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打造好茶旅融合三条专线。

厚植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充分发挥园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在产业工作中的主体带动作用,以新型经营主体为引领,建设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以“茶旅融合镇”建设为契机,加快培育农产品初、深加工企业及生产线建设,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地域品牌,坚持标准化生产,指导园区开展绿色、有机产品和地标产品申报,打造有“晏坝特色”的地域品牌,不断提高茶产业附加值。壮大职业农民队伍。围绕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目标,从培训载体、培训方式等方面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不断扩充农业技术人员队伍,实现有效接续。以休闲旅游为标准完善设施配套。按照便民利民的标准和要求,坚持把加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配套作为“茶旅融合”建设的重中之重。围绕完善“水、电、路、讯”为主的基础设施配套,积极争取项目,实施供水供电通讯网络、主要道路绿化亮化、垃圾污水处理、文娱广场、公厕等一批公共设施。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营造整洁卫生、秩序井然、安全舒适的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环境,打造“茶旅名镇”。

打好绿色发展“攻坚战”,在建设绿色生态宜居上有突破。推进“两美”行动、“河长制”“林长制”“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整治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扎实巩固畜禽养殖污染、矿山整治成果,严厉打击非法开挖河道、采砂、采矿等违法行为,全面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巩固拓展人居环境整治成果,以厕所革命、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继续按照点上突破、线上提升、面上逐步推进的工作措施,结合农村建设项目,加大力度对各村集中供水、污水处理、“四好农村路”、垃圾处理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

微信图片_20240312115323

站在新的起点上,从“茶叶名镇”到“茶旅融合重镇”,晏坝镇将全力书写“茶旅融合”这篇文章,不断推动茶旅融合建设美丽乡村,着眼于“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竭力绘就“硒有田园茶香晏坝”的新画卷,为汉滨追赶超越、龙头引领贡献晏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