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组织开展“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由中国文明网联合新华网和各地文明网等媒体组成报道组,走进城乡基层,以主题访谈、骑行直播、采风图集、故事视频、记者手记等形式,生动报道和集中反映“文明中国”的时代风采与万千气象,助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汇聚精神力量。现推出系列报道。

“文明中国”主题采访系列报道第168期:

誓将南水向北流——访“中国好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陕西引汉济渭工程总设计师李凌志

  在秦岭底部凿一条输水隧道,有多难?在随时可能发生岩石爆炸的隧道工作,有多险?把这项前无古人的工作交给一个非专业出身的人,成不成?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陕西引汉济渭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好人”李凌志告诉我们:不仅能成,还要“留下精品在人间。” ,时长

  勇敢“跨界”三领域
  西安市往东南方向,驱车半小时,一片建筑工地跃然眼前。墙体上“一水穿秦岭 万年润长安”“引汉济渭兴三秦,一江清水送关中”几个大字下,机器轰鸣,工人忙碌。这里正是李凌志的工作阵地,引汉济渭秦岭特长隧洞二期工程工地。
  打开陕西版图,巍巍秦岭横跨东西,隔开了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缺水,成为关中和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瓶颈。为解决这一难题,引汉济渭工程被列入我国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打通秦岭,引陕南汉江清水,徐徐向北,可解陕北之渴。


  引汉济渭秦岭隧洞线路示意图。图片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秦岭,东西长约1500-1600公里,南北厚100-150公里。打通这个“庞然大物”,谈何容易?
  2005年,34岁的李凌志被委以重任,担任引汉济渭工程总设计师。李凌志学的是铁路专业,但相继“跨界”公路、水利。他说,社会发展很快,必须带着大融合的理念看待事情。


  李凌志(中)和引汉济渭团队在工地现场。图片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隔行如隔山。但李凌志认为,只要勤恳敬业、钻研多问,他相信,再高的山也能跨越,再难的书也能啃懂。一本本公路、水利相关规范,他挑灯夜读,看不懂就记下来,逢专家就请教,愣是从“门外汉”变成了“大专家”。
  只道艰险是平常
  万丈高楼平地起。工程顺利与否,勘察工作至关重要。
  为选择一条技术条件最好、地质条件最佳、投资最省、最环保的输水路线,李凌志和团队走过了引汉济渭工程涉及的每一条河与沟。

  李凌志(中)和团队在户外勘察。图片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在秦岭勘察,挑战不小。“为保证安全,至少四五人一组,背上帐篷,带着干粮、砍刀,山上没有路,需要边走边开路,碰到野猪和蛇是常事,手被野狗咬过……”这些在他人眼里的危险和恐惧,对李凌志来说,都不足为惧。李凌志说,他最害怕的是洪水。
  2007年,李凌志和团队在岭南勘察,刚走到半路,就接到当地政府发出的洪水警报,他和团队火速返回驻地。第一件事,就是把电脑主机用防潮塑料布裹起来,抱到对面半山坡的小学,那里相对比较安全。主机里存着勘察资料,李凌志说,资料最珍贵。如果主机被冲掉,整个勘察都会白费,要重来一遍。
  最终,经过对不同调水方式、不同纵坡、不同施工方法的15个方案的勘察研究。李凌志选定从岭南黄金峡到岭北的黄池沟作为输水路线。


  李凌志(中)带领团队深入隧道解决突涌水难题。图片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引汉济渭输水隧洞全长98.3公里,超过两个全程马拉松长度,埋深最大2012米,相当于660层楼高,综合难度世所罕见,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建设中,遇到的通风、岩爆、突涌水等问题,每一项都生死攸关,每一个都被一一攻克。
  比如岩爆,通俗讲就是隧洞里发生岩石爆炸,最远时可以弹射出20多米。一旦发生,对价值2个多亿的硬岩隧道掘进机来说,是巨大损害,对工人的生命,更是无法挽回的死亡威胁。如何克服,国际上没有先例。
  能不能监测、预警、提前处置?李凌志带领团队构建了成熟的岩爆“预判—监测—预警—处置”技术体系。基于微震监测大数据,人工智能预测预警岩爆,进行提前处置,如利用水和岩爆相克的原理,提前喷淋高压水;提前打释放孔,降低岩爆威力;打新型材料,降低岩爆的能量等。


  李凌志(右三)和引汉济渭团队在隧道内勘察。图片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据统计,在引汉济渭一期工程中,监测到的微震事件,即有可能发生岩爆的可能性为10万余次,发生岩爆4088次,高频次高强度长距离的岩爆在国际上属于首次,但在整个建设过程中无一伤亡,这对地下工程来说是个巨大财富。
  留下精品在人间
  李凌志出生在农村,上学时每周末回一次家背馒头和咸菜,从家到学校,8公里路程,往返都靠双腿,这让他对农村生活的贫苦,有着切身理解。在修建工程中,只要碰到能造福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事情,他都会放到心上。

  李凌志(后排中)和引汉济渭团队在工程建设动员大会上。图片来自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秦岭地心”宁陕县有个麻房子村,村里有11户居民。勘察期间,李凌志发现,这里世世代代没有电灯,没有公路。“离我们工地只有两公里,当时回来以后,我们就做了给村里通电通路方案。” 
  李凌志决定,把工程必须修建的4号支洞延长两公里,把路修过去,电架过去,一并解决麻房子村居民的出行和用电问题。最终,方案获得批准,事情办成了。李凌志高兴地说,“直到现在,觉得还是蛮自豪一件事情。”修建工程,绝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秦岭作为我国中央水塔,保护尤为重要。在勘察初期,李凌志和团队就对“秦岭四宝”大熊猫、朱鹮、金丝猴、羚牛的活动范围进行了调查。为了保护环境,李凌志把其中一条支洞延长了4公里,让施工区域远离动物活动范围,多花了8000多万元。“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8000万,花得值!”
  30年工程生涯,李凌志几乎走遍了秦岭的山山水水,驻了一个又一个工地,建了一个又一个工程。他像勇士,从不畏惧困难;又像量尺,对任何工作都精益求精。他说,修路架桥输水,是造福子孙的大事,一定要“留下精品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