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小雪。徐家沟的黄土坡上,一扎扎连片的油白菜,郁郁葱葱,娇嫩吐绿,散发出一股浓浓的阳春气息。“这一片,我们种冬小麦。”穿着红棉袄的村民周明玲,挥铲刨地,热气腾腾的汗珠子,溅落在翻新的土地上,瞬间化成了一溜白烟。


“对呀,不能让地荒着。”验收荒地复垦的干部肯定道。“今年我们已经种第二季了,刚收的萝卜堆满了房屋。”周明玲自言自语地说“多一份土地,多一份收成。”

73岁的徐常俭在炎炎夏日,也站在此处,望着轰鸣的挖土机,吧嗒吧嗒抽着旱烟,惬意的吐了一个烟圈,意味深长地说:“农民地都不种了,还叫农民。”

徐常俭是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几乎务了一辈子的农活。两个儿子成年后,半打工半务农,自家的承包地加上“捡”来的荒芜地,10来亩土地耕种的有板有眼。老徐“捡”的地有收成,但心里不踏实,他总觉得“丢”地农民,有点不像话。

千百年来,庄稼人把土地一直当作“宝”,即便靠天吃饭,在红苕包谷珍时代,饥一顿饱一顿,也对土地眷恋不已。山区坡地种粮种菜投入大、收益低,改革开放后年轻人一茬又一茬跑到外地打工,耕地撂荒出现,星星点点,犹如大地画卷上的斑点。不好看、多可惜,徐常俭视地为命,常常感到心疼。

         土地救活了,“冬吃萝卜夏吃姜”有着落了。徐常俭抡起锄头,似乎古铜色纹皱也舒展了。

建民街道徐家沟村开展耕地流出“图斑”整治颇下了一番功夫。无人机拍摄反馈的撂荒地绘图,“四支力量”翻山越岭进行核查,荆棘丛生,草木混杂,37块“图斑”对不上号。

有的重点项目临时道路使用,有的发展养殖没有办变更手续,有的耕地栽种了树苗,无法恢复的“图斑数”约有一半。偶尔,还听到一些“误解”的声音。

“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政策宣讲既要切中要害,又要切入实际。


“退耕还林是将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植树造林,恢复森林植被。”两个政策互不矛盾,都是为了群众的利益,农户的林补、粮补没有变。

荒地复耕是一项“硬任务”,也是一项心系于民的“考验战”。徐家沟村实事求是的反映了实情,得到了耕地必须要“占补平衡”的答复。

于是,驻村联村帮扶力量和“三委班子”战酷暑、斗严寒、抗洪涝、避危险,第一次14亩、第二次11亩、第三次6亩,经过60多天的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一块一块消除“拼图”,还给市、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一个满意的答案。


徐常俭耕种了苞谷、周明玲收获了萝卜、还有红薯、白菜、芝麻、南瓜和麦子,“粮食和蔬菜要是销路有问题,我们来想办法。”汉滨区工商联负责人在督导巩固衔接帮扶工作时表态,“我们倡导的‘万企兴万村’行动,涉农的民营企业参与度很踊跃,农贸市场、餐饮企业都需要优质优价的绿色农产品。”留守在农村的老弱妇孺尝到乡村振兴的甜头,渴望在城市打拼的乡亲,回家吃吃农家饭、说说农家话、干干农家活……

    秋末冬初,汉滨区农业部门摸底耕地流失情况,徐家沟村将厚积薄发的300亩普查任务第一时间完成。“地里长出了庄稼,农民最为高兴。”徐常俭楠楠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