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豆腐的起源,自古众说纷纭,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源于西汉。相传公元前164年,刘安承袭父位被封为淮南王,招募众多方士在楚山炼丹,无意间将石膏滴入炼丹母液即豆浆中,误打误撞之下发明了豆腐。由于口感丰富、做法简单、价格低廉,豆腐逐渐成为市井百姓喜爱的一道美食。

秦巴山区深处,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北部,有个美丽的"豆腐小镇"叫茨沟镇。这里号称是汉滨区的"北大门",河流从中穿过,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岭南水街。茨沟镇土地肥沃,雨量充足,因此盛产黄豆,由河谷坡地出产的黄豆,粒小味香,品质尤其好。

茨沟镇出产的"笨黄豆",在农户老汪头眼里却是发家致富的"金豆豆"。他是村里做豆腐的老把式,靠着这门手艺把一双儿女拉扯大,还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

"老话说,人生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老汪头一边调侃,一边端出昨夜泡好的一盆豆子,用笊篱把泡好的豆子搅一搅再捞起来,确保没有杂质后,再把浸泡过的黄豆清洗一遍,挪到石磨盘边,紧接着舀出一瓢山泉水倒入石磨孔,然后抓一把豆子放进去。"水和豆子的比例一定要把握好。"老汪头的另一只手紧握石磨的木手柄,手臂则熟练地带着磨盘做圆周运动。没几下,雪白的豆浆就顺着磨盘的凹槽流出来,滴滴答答"跌"入磨盘下早已放好的木盆。他磨着豆子说道:"现在有电磨子了,但大家还是稀罕我这石磨子的技术,说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保留下来。于是我半夜起来做一锅,白天再做一锅,就这还不够卖。"

说话间,豆浆已"挤"满木盆。老汪头小心翼翼地把木盆端到锅灶前,一股脑儿倒入悬在半空的简易纱布兜里,豆浆便与豆渣分离,涌入下方的大铁锅中。老汪头抓起一把稻草先放进炉膛,紧接着从柴火垛里捞起两块柴塞了进去,顺手拉起风箱。火苗和着几缕白烟,噌的一声蹿到锅沿,锅里的豆浆也跟着翻滚起来。

片刻间,屋内热气腾腾,一股浓郁的豆香弥漫开来。这时,老汪头便不再往炉膛里添柴,而是静静等着。等到豆浆的表面逐渐凝结成豆皮,他就用一小节竹竿将豆皮轻轻挑出,挂到旁边的木架上。我这才发现,木架上有很多这样的豆皮,有的已经干了,变成了腐竹。

接着,老汪头又将大锅里煮好的热气腾腾的豆浆一瓢接一瓢,舀入一口搪瓷缸中,准备点卤水。"人们常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老汪头一边调配卤水一边介绍道,"点卤水是个技术活,卤水稠了,豆腐就出得少且硬;卤水稀了,豆腐又成不了形。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成功。"

老汪头一边说着,一边把配好的一小碗卤水,小心翼翼地"滴"入豆浆缸里。慢慢地,豆浆凝结成豆腐花,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密,豆浆里的水也慢慢渗了出来。老汪头赶忙舀出多余的水,在一个敞着口儿的木匣子里铺好纱布,将凝结好的豆腐花舀入其中,用纱布包裹好表面,再搬来炕头的一块花岗石压在上面。大约两个小时后,木匣侧边底部小孔里的水流干净了,一块手工老豆腐就算做成了。

老汪头刚挪开笨重的青石,揭开热腾腾的纱布,这块乳白中透着一丝古朴的浅黄色的豆腐,便被突然闯入的财小哥连着木匣端了起来。"全归我了!"财小哥一边往门外跑,一边回头努着嘴说,"钱在桌子上。"

原来,财小哥之前在外打工当厨师,练就了一手好厨艺,但因无法照顾家乡年迈的老人,选择返乡创业,在老汪头家斜对面开了农家乐,专门经营豆腐宴。由于手艺好,加上爱钻研,他不断推出新式豆腐菜品,很快吸引了一众"吃货粉丝"。老汪头的手工豆腐产量有限,财小哥只能仗着"近水楼台"来"抢"。

老汪头不慌不忙地收了钱,拉起我说:"走,带你吃那小子做的豆腐去。"

一进门就发现,堂屋里的客人早已坐满了仅有的四张桌子。服务员"村妮子"认得老汪头,赶忙搬出一张小八仙桌,安顿我俩坐下,说:"今天财总的新菜是'会唱歌'的豆腐,客人品尝后都赞不绝口。"老汪头微微笑着说:"那就来一份,我倒要看看他能把我的老豆腐玩出什么新花样。"

不一会儿,一盘冒着热气的豆腐被端上了桌。只见"村妮子"如天女散花般撒一把葱花,又撒一把辣椒面,再浇上一小勺热油,瞬间,带着热气的豆腐被热油一激,冒出金色的泡泡,发出滋啦滋啦的声音,升腾起混着葱香和油泼辣椒的烟火气。

桌上的豆腐刚"唱"罢,窗外的豆腐厂施工现场便开始机器轰鸣,在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中,一个结合当地美食优势和传统农耕文化成果的"豆腐小镇"已经初见雏形。它将为茨沟镇的豆腐产业装上"扩音器",让这一方寓意着"共富"的豆腐,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放声"歌唱"。


作者:涂龙,供职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财政局,现于安康市汉滨区乡村振兴局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