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12时,家住双龙镇新华社区15号楼村民程本国突发心绞痛,妻子陈明风给社区十六号楼楼长张方胜打去了求助电话。不一会儿,张方胜把车停到了楼下,见状二话没说,背起程本国就上了车,向安康市高新医院急驰而去。经过医生一个多小时的紧急抢救,脱离生命危险。在此期间张方胜忙着帮忙挂号-缴费等。抢救医生说,病人属心血管疾病,堵塞程度严重,若不是及时送到医院,病人可能就永远倒下去了...。听了医生的话,张方胜松了一口气,此时天已黑,安顿好程本国夫妻俩后,他才踏上回家路。“这是我应该做的,住到一起了,咱们就是亲人,亲人就应该互帮互助、团结和谐。”街坊邻居每每谈起此事,张方胜总会这样说道。
张方胜,新华社区3组小组组长,新华社区公益岗领头羊。也是新华社文明实践站的一名志愿服务队员。自双龙镇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以来,他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影响着周围群众,也带动着身边地亲人和朋友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文明是社区的名片,也是社区发展的前进动力。自开展创文工作以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巩固创建成果为目标,秉承“人人创文、人人文明”的宗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着力提升社区形象、基础设施、群众素质、思想道德等,让文明深深融入到村民的心中,推动社区文明水平达到新高度,实现社区全面文明、全民文明。一是干部群众齐动员,提升“创文”实效。倡议党员干部争做“创文宣讲员”、思想宣传员,推动村民移风易俗行为,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铺张浪费、炫富攀比,形成文明新风气。二是丰富文明实践项目,开展“创文”活动。文明实践站每月提前制定本月志愿服务活动清单,形成“月月有活动、月月见实效”的志愿服务活动体系。如:结合“双节”开展走访慰问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老党员、特困人员等群体送温暖、送爱心活动,真正实现“创文为民”的服务宗旨。三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创文”内涵。以志愿服务活动为载体,开展“好婆婆、好媳妇”“五好家庭”“劳动模范”“道德标兵”的评选及“好人好事”的表彰活动,切实做到树立榜样、典型引路、弘扬正气,引导村民形成“学榜样、做榜样”的思想意识,将无形的精神文明建设用有效的活动载体呈现出来,以点带面,在域内形成“奉献、友爱、互助”的社区文明新风尚。
“如今,新华社区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张方胜一样的‘雷锋’,形成社区特有的人文名片,一批批好人好事在村民心里播下了真善美的种子,传递着文明大爱的人格魅力,也展现着新华社区积极向上、催人奋进的道德力量。”新华社区党支部书记缪正祥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