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行走在汉滨区的洪山镇,大地葱茏似锦,绿水青山间产业兴旺,奏鸣着丰收的乐章;优美整洁的村庄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如画,涌动着浓浓的乡愁。这个秦巴山区素有“中国五大富硒带之一安康硒源地”美誉的“富硒之乡”,在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仿佛一颗璀璨的“明珠”冉冉升起,活力焕发展新颜。

在长安村四组的油茶园里,村民们或牵着塑胶管浇水,或背着割草机除草,干得热火朝天。绿油油的油茶苗,顺着山势逶迤铺展,长势良好。

“以前这里的坡地大多都是荒着的,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现在我们种植的1000余亩油茶苗预计两三年后每年可采油茶果15万斤,实现茶油销售收入100余万元。”长安村党支部书记张兴隆说。

为强化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油茶园达产后,每年还将向合作社固定分红30余万元,其中普通村民一人一股,让当地群众真正得到了实惠。

近年来,洪山镇围绕“一河三线、连片共建”发展理念,目前乾隆、天池、牛山、青狮等村油茶种植面积达13000余亩,6000亩已初见收益,油茶果产值达200余万元。下一步,将重点打造汉滨区“产旅融合”示范点,助推全镇全域油茶产业发展,乾隆村、长安村的油茶产业俨然成为洪山镇的支柱性产业。

走进乾隆村富硒油茶产业示范园

油茶果树长势繁茂、园区工人正在修剪枝叶,配套人行便道连通山下的油茶加工厂,实现山上兴产业、促旅游,山下深加工、厂务工,为抱团发展乡村旅游、做好农旅融合文章、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创造了良好条件。

走进石狮村设施蔬菜基地

村民忙采收最后一批羊肚菌,准备着下半年的蔬菜种植,地头一片忙碌的景象。“我们蔬菜园区总面积1330亩,总投资在2134万元,建设以富硒为主导产业。现已建成试验繁育展示区20亩,标准化设施蔬菜种植区180亩,蔬菜加工区10亩,露地蔬菜种植区80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500余亩。”基地管理人员杨玉安说。

洪山镇处于富硒地段核心区,种植的富硒蔬菜品类繁多,生产有黄瓜、甘蓝、西红柿等,远销西安、重庆等周边大中城市,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而在双柏村茶园飘香,茶产业在不久的将来也将成为洪山的一大特色产业。而古香古色古的传统古村落,一栋栋民居错落有致,家家户户小院坝,看上去整洁漂亮。村民庭院里,紫薇花开正艳,各种绿植养眼,令人流连忘返。

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中,洪山镇以田园生活为主题,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气息,扎实开展“三清”工作,积极引导群众“扫干净、摆整齐、改陋习”,保持院落干净整洁,让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漫步其间,硬化了的人行便道曲折通幽,清理后的水沟通畅无阻,在公共区域小菜园围上了竹篱笆。村民王义会拿着扫帚,边打扫人行过道边说:“环境整治后,院子彻底变了个模样,干净了、漂亮了,看起来都顺眼些。”

好环境源于各方共同努力。洪山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的带头实践作用,激发群众户户行动、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美丽家园。“房前屋后干净了,柴草堆码整齐了,鸡鸭畜禽归圈了,垃圾分类归桶了,大家也养成了爱干净、爱整洁的好习惯。”石转村民孙苹苹说。

在党员干部身体力行、示范点辐射带动下,如今,洪山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正向全域推进,美丽乡村更加宜居、令人向往。

“油茶、蔬菜只是洪山镇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四五开局以来,洪山镇始终以巩固衔接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1123”发展思路。建强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壮大特色产业。打造万亩油茶,千亩富硒大米、百亩设施蔬菜,富硒黑猪、林下天麻、豆制品、甜秆酒等深加工提质增效,并全面实现全镇人均1亩油茶园的发展愿景。下一步,洪山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发展,抢抓乡村振兴机遇,切实把洪山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实效,为全区新时代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贡献洪山力量。”洪山镇党委书记徐军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