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西路芯子是农历灯节的一项表演活动。它盛行于汉滨区的恒口、大同、五里等川道镇、村,邻近的汉阴、平利、旬阳、紫阳等县也有流行。   

安康汉滨芯子分为高台芯子和矮芯子两种。其表演形式是在一底座上固定一根铁制的“芯子”,通过固定在“芯子”上的演员(一般是儿童)来表演民间戏曲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其伴奏主要是锣鼓,城区集镇有专用的“社火锣鼓”,乡村里有的还配以唢呐伴奏,吹奏地方戏曲曲牌或民间小调。

高台芯子分三层,最高一层叫“上装”,中间一层叫“中装”,固定在桌子上的一层叫“下装”。矮芯子一般高不过两层,仍在桌面造型表演,用人抬或用拖拉机、小四轮拉,比较灵便。因其比高台芯子低,故称矮芯子或“靠背子”。在排练过程中,首先,由铁匠根据“出手”(把式)策划设计戏文及打制人物所需的铁芯和脚踏,再套上角色要穿的一只假腿、一只鞋。其次,表演的儿童双脚并拢站在小踏板上,穿上预先套上的一条裤腿(裤腿下面即是假腿假脚);另一只空裤腿套一只假腿假脚,弯曲所需姿态。再次,根据节目内容穿上所扮演角色的成人服装。最后,根据戏文演绎故事,演唱戏曲。

按汉滨西部川道地区年俗,每年正月初六,有意办社火芯子的街道或村庄即出动“牛马社火”“嘲”芯子,意在挑战对方,约定芯子比赛游行日期。

安康汉滨芯子从“嘲芯子”到正式比试游行,都重在“斗”和“比”字上,争奇斗胜是安康汉滨芯子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斗戏不斗气,比俏不比闹,在“斗”和“比”的过程中,双方始终遵循“和”的原则。从“出手”戏文谋划到芯子设计、捆扎、化妆、道具制作,都在严格保密中进行,为的是“斗”时能出其不意、高出一筹。 

汉滨芯子是安康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浓郁的民间艺术特色,现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