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荣,女,汉族,1983年9月生

民进会员,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滨分局干部


她一直视学生如子女、视同事如亲人、视事业如生命。多年来,坚守不变初心,牢记公益使命,用满腔热情、一片赤诚抒写着别样人生。


2006年,她刚踏上三尺讲台,一个姓“喻”的学生,父亲是哑巴,由于山高路远,下雨路滑,来到教室衣服全身湿了,由于联系不上家长,把身上仅有的50元钱,拿到校门口去给孩子买了一套衣服、一双鞋子和袜子。


2008年,张才均和张才丽两姐妹由于父母身患绝症,家庭经济紧张而即将辍学,她冒雨上门,鼓励姊妹俩克服困难,对姊妹俩开展心理疏导,拍摄资料积极争取深圳“一对一”爱心资助,对他们开展帮扶活动,每学期为他们赞助学费1300元,累计资助30000余元。如今,在这一帮扶计划资助下,两姐妹成功步入社会。更难能可贵的是,姊妹俩还将这份爱心予以传递,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贫困生,向全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方世坤,是一个留守儿童,是她2011年带的一名学生。由于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爷爷奶奶疏于监管,是典型的“问题学生”。一次,方世坤患了严重感冒,几天都没到校上课,她每天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他补上当天落下的课程,与方世坤一起玩游戏、拉家常,解决方世坤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方世坤充分感受到母爱的温暖,尤其是方世坤得知她也因胃疼在接连打吊针、带病为他补课后,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发誓要好好学习,遵守纪律,做个好学生,以实际行动报答她。后来,方世坤不仅学习进步很快,而且成为自觉遵守纪律,乐于助人的优等生。

2013年,因工作需要她担任叶坪镇幼儿园园长。这对于已经在小学岗位上工作了8年之久的她是一个新挑战,面对这一角色转变,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暑教会结束后,便与两位老师一起,白天布置教室、自制教玩具,晚上带头刻苦钻研幼教知识,反复学习讨论《3-6岁幼儿成长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书籍……在她夜以续日的努力下,叶坪镇幼儿园终于如期开园了,也彻底结束了叶坪镇没有公办幼儿园的历史。


读书学习是她的习惯,助人为乐是她永恒不变的情怀。自上班以来,她默默地帮助着身边的人,不计代价,不图回报,用善良和真诚谱写着世间最美丽的诗篇。


2016年12月,她已在城区果园小学上班,但仍然忘不了山区的孩子,她利用业余时间千方百计为叶坪小学学生筹温暖包65个,学习用品、棉被、大米、衣物等200余套,价值5万余元物品。2017年1月,她得知瀛湖中学学生胡光?从小右眼失明,非常自卑,便利用业余时间多次乘公交车去瀛湖中学为胡光?开展心理辅导,千方百计的寻找医院,发动爱心人士捐款,共捐助5万余元现金为她做了义眼手术,让她成为阳光自信的高中生。


王正荣参加工作14年来,帮助像张才均、张才莉一样的困难学生,已成为习惯;像关心方世坤这样的留守儿童群体,已成为常态;捐赠胡光?这样素未谋面的孩子,不计其数。由于她深知山区孩子的不易,直到现在仍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翻山越岭,深入边远山区留守、孤残、特困儿童家中,与更多孩子们交流谈心,做心理疏导;还多次去敬老院陪孤寡老人聊天、拉家常,将这份爱延续到了平利、汉滨等县区以外。她帮助的20个中小学生中,见到她亲切地叫“王妈妈”。


2019年9月,由于工作需要又把她转岗到安康市生态环境局汉滨分局,面临的新的挑战,她丝毫没有退缩。用她的话说:“环保事业是为人民谋福利的事业,发动身边的人要像保护眼睛样保护生态环境,对待生命样爱护生态环境”。


一到新岗位,刚好赶上市委、市政府启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专项整治行动,全体干部职工取消节假日,组织把她安排到大气办兼治霾办,她白天与大家一起巡查秸秆禁烧、撰写各种文稿,晚上加班加点编排工作简报,唯独元旦休三天假,她利用休息时间去平利送助学款。有一次,她累倒了,手上打着吊瓶仍然没有耽误工作,更没有放弃学习。短短半年时间,研读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习近平谈治治国理政全集》《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以及“大气污染防治法”“气十条”“土十条”“水十条”等理论著作、法律法规,撰写12篇生态环境新闻综合稿件发表于《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100余篇发表于《生态陕西》。


在工作岗位她是拼命女郎,在公益路上她是爱心使者,她就是“环保卫士”王正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