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里工业集中区一角

近年来,汉滨区五里工业集中区紧紧围绕全省“追赶超越”科学定位,积极贯彻落实“五个扎实”和“五新战略”要求,突出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的引导和带动作用,按照“科学布局、规范建设、功能配套、市场运作”的思路,以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园建设为重要抓手,聚焦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厂房建设、营商环境等关键环节,推行“七个坚持”工作机制,集中区实现了由单一工业到融合产业、由初期分散到高度集群的跨越发展,已经成为汉滨乃至全市工业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对外开放的名片,谱写了区域工业集中区追赶超越、龙头引领新篇章。

荣泰食品生产车间一角

坚持党建引领。集中区坚持突出政治功能,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号召力,以“党建+”模式引领集中区发展。进一步优化整合非公企业组织体系,以产业园区为单位组建联合支部,充实正式党员、吸收积极分子,从干部中选派党建指导员协助支部规范开展组织生活。引导条件成熟的企业单独成立党组织,围绕“双强六好”标准积极开展“评星晋级”活动,在车间、生产线设立党员先锋岗,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红色党旗引领园区绿色发展。强化自身建设,探索“一人多岗”机制,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干部队伍,为集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坚持规划先行。集中区始终把规划作为促进园区集约发展的先决条件。坚持与高新区、恒口示范区错位发展,在园区布局了富硒食品园、现代物流园、朝阳综合园、新型材料园、装备制造园、生物医药园、纺织服装园等“一区七园”,实现了产业互补;坚持以工业集中区辐射带动现代农业园区、新型城镇社区统筹发展,与月河川道发展规划、五里重点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陕南移民搬迁安置规划“五规合一”,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

坚持基础完善。集中区坚持以完善的配套设施“筑巢引凤”。园区内“三纵四横四桥一环”的交通骨干网络基本形成,水电铺设到位,天然气、通讯均布网接通;配套建设公租房476套、移民搬迁8幢296套,建成总面积2.6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能容纳500人就餐的餐饮服务中心2处,7人制标准化笼式足球场2处,能为企业提供住宿、用餐、培训、产品展示、会务洽谈等全方位保障服务。

坚持产业集群。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支撑,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推动、集群化发展、园区化承载”的方针,重点打造“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纺织服装”三个百亿产业集群。以富硒食品产业园为载体,引进芋硒王魔芋饮品、济波泉南瓜粉等富硒农产品加工企业45家,2020年实现产值72.5亿元;以新型材料产业园为载体,引进陕建PC预制构件、兰之光污水处理剂等新型材料企业35家,2020年实现产值65亿元;以西北纺织服装产业城为载体,依托运营公司“以商招商”,引进富乐康、斯贝亚等纺织服装企业15家。同时还抢抓安康市打造毛绒玩具文创产业新都的战略机遇,在西区打造毛绒文创总部产业园。现已入驻泰炫、米小点等毛绒玩具总部企业8家,结束了以前绣花制版需要在南方总部进行加工的历史,服务于全区新社区工厂90家,促进了全市范围毛绒玩具产业发展的大循环、企业产业链条之间的小循环。

坚持厂房建设。在采用企业自建、园区自建两种方式的基础上,探索实行“区中园”建设模式,对有实力、有潜力的企业,采取施工企业先行垫资建设,建成后交由园区公司统一管理运作,再按投资比例分红的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累计建设标准化厂房80万平方米。

坚持一流服务。坚持把优化服务作为集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各项服务机制,制定出台各项优惠政策,使集中区成为工业企业发展的热土。服务机制健全。领导班子每周例会,听取汇报、研判部署;安排专人全程代办土地出让、项目申报等业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保姆式”服务。激励措施精准。修订了《厂房租赁办法》《公廉租房使用办法》,对入园企业实行“一年免、二年减”的政策;对经营良好、就业多、信誉优的企业,优先享有租赁和购买厂房、优先申报政策性扶持的权利;对违约闲置厂房、土地,未按时投产的,一律劝退。环境保障到位。主动与五里镇、五里派出所等单位沟通配合,成立环境保障组,及时化解信访、阻工事件,积极配合安监、环保部门开展专项检查和应急演练,确保生产安全、环境达标。

坚持公司化运营。国有注资,成立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服务、投融资等经营活动,并成立了物业、广告、绿化等子公司,盘活土地865亩,总资产由2010年注册时的2亿增加到12.5亿元、净资产6亿元,年营业收入1500万元。不断拓宽融资渠道。一方面,打包现有资产向银行累计申请3.5亿元贷款;另一方面,通过与星创智融合作,在天津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发行属地化定向私募债,累计备案1.5亿元,已募集完成8000万元,为集中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