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脱贫攻坚工作以来,汉滨区共选派驻村干部3000余人,结对帮扶干部6000余人,共有20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到这项伟大的事业中来。在2021年实现了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区)如期摘帽的目标。在扶贫路上,我们的党员干部?力同心、攻坚克难,有的父母病重无法尽孝,有的妻子怀孕无法照料,有的子女出生无法陪伴,有的牺牲在脱贫攻坚工作岗位上。同时出现了“夫妻档”、“父子档”、“全家档”,一系列扶贫故事催人泪下,感人肺腑。为记录广大一线扶贫干部的奋斗历程、定格脱贫攻坚的暖心瞬间,即日起,汉滨融媒将陆续推出《我的扶贫故事》,带您重温扶贫路上的酸甜苦辣,献礼建党100周年。

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扶贫故事是《运用艺术语言 传播党的声音》

全国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我认真研究中省市区的脱贫攻坚政策,积极尝试用“七字歌”、快板书、儿歌和三句半等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受到群众欢迎,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和工作效果。

2016年3月份,脱贫攻坚政策陆续出台,为便于干部熟悉熟知,我创作了《精准脱贫攻坚战“七字歌”》在媒体上发表,被汉滨区主要领导发现,立即要求将《精准脱贫攻坚战“七字歌”》印刷在全区脱贫攻坚明白卡上,指导基层干部如何开展脱贫攻坚工作,让全区6万余户贫困户通俗易懂地了解和明白脱贫攻坚的政策,一夜之间这首“七字歌”传遍了汉滨大地。


精准脱贫攻坚战“七字歌”

党中央、国务院,

为民生、有远见,

小康社会全面建,

实施脱贫攻坚战。


精准脱贫攻坚战,

党员干部怎么干?

学透政策多钻研,

冲在农村第一线。


“六个精准”很全面,

精准脱贫并不难,

弄虚作假要防范,

返贫现象不出现。


对象精准到人员,

一个不错无怨言。

项目精准到家园,

脱贫攻坚规划全。


资金精准要细算,

补贴兑现不拖延。

措施精准严把关,

着力解决怎么干。


派人精准要精干,

第一书记敢为先。

成效精准超越线,

摘帽脱贫无反弹。


“八个一批”措施全,

脱贫工作新起点,

全党干部转观念,

心装群众知冷暖。


住房脱贫必搬迁,

安居乐业新家园。

产业脱贫促发展,

特色产业重特点。


劳务脱贫青壮年,

合法务工把钱赚。

生态脱贫大自然,

保护环境补贴钱。


教育脱贫很关键,

百年大计教育先。

医疗脱贫痛苦减,

身体健康保平安。


政策兜底脱贫线,

弱势群体政府管。

民生工程大于天,

群众幸福日子甜。


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员干部使命感,

到了二0二0年,

共同富裕梦实现!


这首“七字歌”发表后,镇、村干部在宣传脱贫攻坚政策时就有了政策依据、执行的抓手,当时还有区委党校的老师下去讲课作为教材使用,区委书记王孝成同志在全区干部大会上表扬了我,要求全区的基层干部要像我一样善于思考、钻研政策,活学活用。

扶贫先要扶志,2017年3月,中共安康市委决定在全市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建设。目的是提升全市人民群众道德素养和文明程度、优化社会风气和发展环境、助推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于是我就写了 《“新民风助力扶贫”七字歌》,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好评。


“新民风助力扶贫”七字歌


中华美德源远长,

传统文明不能忘,

推进建设新民风,

人民幸福国富强。


诚实做人受敬仰,

诚信做事交往长,

光明磊落心善良,

坦诚厚道敢担当。


孝老爱亲树榜样,

儿孙传承代代强,

人间百善孝当先,

感恩父母家业旺。


节俭节约新风尚,

铺张浪费败家当,

艰苦朴素多提倡,

勤俭持家不欠账。


勤奋用心有理想,

拼搏奋进把业闯,

一勤天下无难事,

勤劳致富爱家乡。


以和为贵礼谦让,

家庭和顺美名扬,

邻里和睦互帮忙,

社会和谐永安康。


新民风、多宣扬,

助力扶贫奔小康,

扶贫扶志新思想,

斩断穷根要自强。


文明新风人人讲,

追赶超越个个强,

广大人民有信仰,

国家富强有力量!


《“新民风助力扶贫”七字歌》发表时,正值全市各地大张旗鼓地宣传新民风建设,很多文艺工作者正需要这样的素材,一些民间社团文艺爱好者就将我的这个《“新民风助力扶贫”七字歌》改编成快板书进行表演,收到很好的社会效果。

在脱贫攻坚战中,汉滨区数千干部上下一心、尽锐出战,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他们立足岗位,爱岗敬业,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及崇高品质值得我学习和敬佩。有感而发,于是我又创作了快板书《脱贫攻坚看汉滨》,有力地展示了全区干部投身脱贫攻坚的精神风貌,激发了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脱贫攻坚看汉滨??快板书


走上台来笑盈盈,

说段快板大家听,

党旗飘飘来引领,

脱贫攻坚看汉滨。


党中央,一声令:

号召全国帮扶贫,

共同致富为人民,

脱贫攻坚要打赢。


脱贫攻坚看汉滨,

全区干部树典型,

不怕苦累到基层,

一心一意抓扶贫。


真扶贫,扶真贫,

汉滨干部最有心,

区上领导思路清,

统一部署下命令。


各个镇办底子清,

书记镇长排头兵,

带领干部打头阵,

全镇上下忙脱贫。


支书主任门路清,

各家各户情况明,

精准识别最公平,

群众服你有公心。


第一书记住在村,

访贫问苦知民情,

帮扶规划装在心,

每月难回自家门。


帮扶部门是功臣,

“中省市区”都来人,

抛家舍业住农村,

誓不脱贫不撤兵。


“四级书记”忙扶贫,

各级干部抓扶贫,

政策宣讲到个人,

帮扶措施很精准。


为了脱贫能打赢,

干部假日都牺牲,

周六保证不休息,

周日休息不保证。


各个镇办有特征,

扶贫规划项目清,

山区发展经济林,

川道大棚促扶贫。


养殖种植能脱贫,

工业园区学技能,

只要勤劳定脱贫,

好吃懒做不得行。


八个一批要理顺,

政策讲清群众听;

六个精准助扶贫,

不落项目不落人。


新民风、树文明,

建设现代新农村,

民风淳朴助扶贫,

内生动力有激情。


党旗飘飘领扶贫,

“两学一做”指航程,

带头帮扶贫困人,

莫忘党群骨肉情。


勤劳勇敢安康人,

扶贫路上向前进,

全心全意为人民,

脱贫攻坚看汉滨!


我的这篇快板书发表后,在基层干部中产生了共鸣,很多基层干部纷纷在朋友圈进行转发,因为这是扶贫干部的真实写照,同时很多社会文艺社团以此为脚本在城乡表演,群众反响良好。

当看到贫困户喜迁新居,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我由衷地感到高兴,特别是2020年县河镇红升社区被国家发改委命名为“美丽安置社区”后,我连夜创作了《喜看扶贫搬迁好》七字歌。


“喜看扶贫搬迁好”七字歌


脱贫攻坚政策好,

退出验收标准高,

首先住房很重要,

扶贫搬迁硬指标。


社区建设配套好,

扶贫搬迁补助高;

住房几乎不掏包,

入镇进城再提高。


扶贫用户由衷笑,

政府扶贫房修好;

基础设施全配套,

自己住房不操劳。


高山搬迁到街道,

连声称赞条件好;

居住社区真热闹,

来往人多好逍遥。


社区楼房环境好,

深山农民换新貌;

几代梦想实现了,

不进城市照样好。


设施建设功能好,

建设费用政府包;

搬迁用户很自豪,

逢人就夸政策好。


社区楼房栋栋高,

青砖碧瓦手工巧;

宽敞靓丽新街道,

两边路灯排排照。


如今饮水不用挑,

龙头一拧清水到;

农村厕所巧改造,

楼上楼下卫生好。


农电改网不掏包,

低价用电标准高;

电话宽带屋中绕,

深山手机满信号。


文明做饭柴不烧,

电气化和煤气灶;

科技厨房油烟少,

老少皆宜身体好。


留守学生有照料,

寓教于乐在学校;

空巢老人有依靠,

体弱多病有医保。


社区广场人不少,

晨起跑步练剑道;

傍晚溜达排舞蹈,

早晚锻炼身体好。


村级公路盘山腰,

硬化村道不出劳;

地方建设政府搞,

百姓受益齐叫好。


扶贫搬迁就是好,

后续生存很重要;

政府服务多引导,

长久生存无烦恼。


闲置土地搞承包,

土地入股分红高;

“三变改革”有回报,

企业农户都见效。


产业项目起点高,

林果建园盖山帽;

富硒茶园低山腰,

蔬菜基地建川道。


产业建园需人劳,

搬迁用户活不少;

园区打工工资高,

既赚钱来活轻巧。


社区工厂就是好,

挣钱看家都顾到;

生活质量又提高,

全家幸福多欢笑。


扶贫搬迁就是好,

群众齐夸党领导;

新型社区标准高,

农村生活赛蜜桃。

喜看扶贫搬迁好,

幸福指数节节高;

感谢政府政策好,

安居乐业乐陶陶。


由于我善于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文艺形式宣传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2018年,我被汉滨区委、区政府表彰为“脱贫攻坚宣传先进个人”。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为了纪念这一伟大壮举,让祖国的下一代记住我们这个时代的丰功伟绩,于是我用欢快、喜悦、易记的方式创作了儿歌《汉滨区巩固脱贫成果》拍手歌,希望学生们口口传唱,世代铭记。


儿歌《汉滨区巩固脱贫成果》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脱贫不愁吃穿衣;
你拍二、我拍二,教育扶智爱孩儿;
你拍三、我拍三,健康医疗在身边;
你拍四、我拍四,“四个不摘”要抓实;
你拍五、我拍五,脱贫成果要巩固;
你拍六、我拍六,园区建设大丰收;
你拍七、我拍七,三变改革分红利;
你拍八、我拍八,社区工厂建楼下;
你拍九、我拍九,安居乐业永长久;
你拍十、我拍十,民生工程是大事;
你拍百、我拍百,脱贫摘帽乐开怀;
你拍千、我拍千,乡村振兴接着干;
你拍万、我拍万,党的恩情大于天;
你拍手、我拍手,小康路上大步走。

(作者简介:余迟,男,中共党员,县河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