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茶村,昔日老粮站 今日“网红”地大竹园镇粮茶村地处蒿坪河下游,地理环境优越,一河两岸土地开阔且肥沃,自古为粮食和富硒茶优产带。粮茶村一组,也称老粮站。

1971年为响应中央备战备荒为人民和全民支持三线建设的伟大任务,便在此处建立了粮站。粮站年储备粮食可达到30余万斤,为三线建设中的五八零六、五八零八、五八三二部队和民兵连、学生连等三万余人服务,从而为修襄渝铁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由于襄渝铁路的贯通,粮站于1974年又迁建于大竹园铁路旁,完成了它应有的历史使命。当时交通条件落后,这里便逐渐的荒废了起来,长期的荒废加之没有专人负责管理,一度成为了一个脏、乱、差、臭的地方,让生活在周边的几户群众苦不堪言。

“以前这里是个旱厕,倒垃圾的也经常往这里弄,一到气温高的时候臭气熏天,让人直接是难以忍受。”老住户周建指着路边的葡萄走廊说道。?

针对“老粮站”脏乱差现象,大竹园镇党委政府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狠下功夫,运用硬化、绿化、美化、净化、亮化、文化等“六化”改造理念,在治脏、整乱上推陈出新。在突出解决因为体制改革“老粮站”区域破旧、甚至是地理环境遭到破坏,建筑及设施凌乱不堪,垃圾遍地无规无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打造具有传统特色的美丽庭院、美丽村庄,从而形成典型示范案例。

在支持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镇村协力充分组织发动周边18户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清理残墙断壁、建筑垃圾、土堆石堆等障碍物和面源污染,并通过砌石护岸、疏通水渠、配置护栏、增设篱笆、建设公厕、改造旧房、花果点缀和栽花种草等措施,在保留自然村原始风情面貌的基础上进行园区、河岸、路边美化。

如今的老粮站,有了路和旅游步道、有了花草苗圃、有了路灯和娱乐设施,周边有了千亩茶园和秀丽景色。并通过建设铁匠铺、粮仓、凉亭、小型活动广场、农耕文化墙、生态菜园等富有老粮站传统特色的地理标志,以此弘扬农耕文化,挖掘乡愁记忆。如今的老粮站美丽宜居,已成为大竹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大竹园镇党委政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将全面启动乡村振兴,对老粮站人居点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以此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以点带面,在全镇范围内起到引领示范作用,为下一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大竹园镇副镇长李龙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