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瀛湖大道往南走,两岸的山被绿色包裹。茂密的植被,涵养着一江清水北上。瀛湖属于西北五省最大的人工淡水湖,湖水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正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适宜的气候环境,瀛湖镇,这座处于大巴山腹地的小镇才一直有种植富硒岩茶的传统。过去,仅仅只是零星的散户种植,谈不上有什么规模,更谈不上增收致富,但是如今这片小小的茶叶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叶子”。“小身材挑大梁”,一片小小的茶叶撑起了瀛湖镇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一方新天地。

绿叶变“金叶”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沿着蜿蜒的公路不断向深处挺进,没人能想到在大山深处竟然还有这样管护整齐的大片茶园。在涌动的云雾之间,层层叠叠的茶园不断地在眼前铺开。放眼望去,茶山上茶农正在采摘新茶,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嫩芽上,他们采下的不仅是茶叶,更是希望和未来,他们在这绿水“茶”山的迷人风光中找寻自己“向往的生活。”

“从茶叶采摘季开始,我们每天都能挣100多块钱,这一个多月,我们的收入可不少”。火星村村民张春霞从三月初开始就在茶叶专业合作社忙活。“你看,采摘这个茶叶也是有讲究的,一叶一芽,一叶两芽品质不同,卖出的价钱也不同。”她随手将采好的茶叶放进挎着的篮子里。茶园距离汉岚青茶厂不到1000米,茶园里女工正采摘着新茶,茶厂里机器轰鸣,茶叶在炒茶机里翻滚,炒制好的新茶散发着清香,沁人心脾。

这番忙碌的采摘景象已经在整个玉岚片区持续了一个多月。曾经的玉岚片区大多都是深度贫困村,交通不便,从集镇到该片区需要渡水,然而这里却有着最美的风景和适合种植茶叶的土壤,但即便是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过去的茶叶也没有很好的出路,有着20余年茶叶种植经验的胡兴平回忆。过去的鲜叶收购价只有几元钱,大多数都是家庭自己生产,炒制好的茶叶也只用来自己喝,正是见不到收益,大家种茶的积极性都不够,更别说对茶园进行科学管护了。

“现在我们桂花村共有6小、2大茶叶加工厂,从三月份到现在,已经收购鲜叶10万斤,每户都有9000多元钱的收入。”桂花村村支书刘荣林自豪的说。“以前,我们这边土地资源多但是都没有合理的利用,村民的收入也很少,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土地被园区流转进行规模化茶叶种植,在茶企的带动下整个村子种植面积、产量以及销售价格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小小的一片叶子,助力茶农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黄金路”。”

目前,整个瀛湖镇茶叶累计种植面积三万余亩,汉岚茶叶、秦翠安康等多个茶叶品牌相继投入市场,其中由安康绿景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出品的“秦翠安康”系列绿茶、红茶,荣获国际茶业博览会第四届亚太茶茗金奖,瀛湖牌系列产品逐步打响,农产品品牌效应初步形成。

打出组合拳,走出致富路

“这两年,我们一直在思考怎么发展茶产业?为什么我们这么好的茶叶却在市场上叫不出名号?”在4月13日瀛湖镇召开的玉岚片区2021年产业(茶叶)发展推进会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寇小卫同志说到。

在会上,玉岚片区的种茶大户纷纷提到了自己目前的困惑:“虽说现在的茶叶已经是规模化种植了,但由于茶叶种植在山上,还是存在着靠天吃饭的问题,灌溉是个大问题”“厂房和设备跟不上”“科技支撑还不明显,现在茶农掌握的技术远远不够,采摘能力也不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将茶做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瀛湖镇的乡村振兴才能走得更稳。”针对各产业大户提出的问题,寇小卫解释到。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瀛湖镇党委、政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一、实行领导联村、工作组负责制。二、积极做好汉滨区富硒产业政策宣传。三、鼓励夏秋茶的生产,延长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四、认真务实的做好技术指导,召开现场会,请来农技专家实地进行指导。五、打出组合拳,打造富硒岩茶品牌。组建茶产业联盟,成立茶叶协会。进一步提高茶叶质量,规范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近年来,瀛湖镇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坚持践行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盘活农村撂荒土地和闲置资源,推动土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集体股份化合作,“小茶叶”正在迈向“大茶业”。下一步,瀛湖镇还将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打造茶旅融合发展项目,构建“旅游+茶业 ”新业态,打造茶乡综合体。